“印度怎么连中国的甘蔗渣都要?”每年印度进口中国国内大量甘蔗渣,他们进口甘蔗渣是要干什么? 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拉维·库马尔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娃。小时候他跟着家里人种甘蔗,干活时总看到甘蔗渣堆得跟小山似的,没人搭理。90年代,印度经济开始松绑,拉维跑到班加罗尔打工,混迹在市场里,看小贩用芭蕉叶装吃的。他脑子一转,心想这甘蔗渣是不是也能派上用场。1998年,他借了点钱,租了个破厂房,买了几台旧机器,带着几个工人开始折腾。头几年苦得很,机器老坏,钱也紧巴巴,但他硬是咬牙干下去。 2005年,他搞出了一种法子,把甘蔗渣蒸煮、压成餐具,卖到市场上居然挺受欢迎。这玩意儿轻便又结实,摊贩们用着顺手,拉维的厂子慢慢有了名气。后来他拉到投资,厂子越开越大,专门从中国进口甘蔗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甘蔗这东西,在中国、印度、巴西都种得不少,尤其是中国广西,甘蔗林连绵不绝,榨糖厂一年能产出几百万吨甘蔗渣。这些渣滓要是放着不管,堆在那儿就是一堆废物,时间长了还得发霉。可印度人却看上了这玩意儿,每年从中国进口一大堆,货轮来来回回跑不停。 咋回事呢?原来印度那边环保呼声高,塑料用得少了,大家开始找能降解的替代品。甘蔗渣纤维多,结实,能做成一次性的盘子、碗啥的,比芭蕉叶好使,成本还低。印度的街头小吃摊,咖喱、煎饼都得用这种餐具,市场需求大得不得了。可印度自己产的甘蔗渣不够用,中国的货量大、质量稳,价格也公道,自然就成了香饽饽。加上印度政府推环保政策,给税收优惠,甘蔗渣餐具的生意越做越大,不光在印度卖得好,还出口到国外。拉维的厂子就是靠这波红利起来的,生产线24小时转,工人忙得热火朝天。 拉维的厂子到2020年已经成了印度南部的头牌,专门做甘蔗渣餐具,年收入好几千万卢比。他没满足于此,开始琢磨别的路子,比如用甘蔗渣做包装材料,甚至试着搞生物燃料。不过,生意做大了,麻烦也来了。国际运输成本涨得厉害,印度自己也开始用本地甘蔗渣,中国的货没以前那么好卖了。拉维挺有眼光,赶紧调整,收购本地糖厂的渣滓,还改进了设备,省电省力。 他还带了带周边的小厂子,分享技术,让更多人加入这行当。2025年,印度政府给他颁了个环保创新奖,奖杯还是甘蔗渣做的,够有意思吧。他的厂子给几百号人提供了饭碗,甘蔗渣这生意还在印度火下去,货轮也没停过,中印之间的生意线越拉越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