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主席提议抗美援朝,但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可就在主席孤立无援之际,陈毅

风城春史呀 2025-07-22 14:29:47

1950年,主席提议抗美援朝,但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可就在主席孤立无援之际,陈毅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担任志愿军总司令,最终为何被毛主席否决?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0年秋天,新中国刚满周岁,百废待兴。老百姓盼着和平过日子,可朝鲜半岛突然打起来了。

美国带着“联合国军”一路北上,飞机大炮轰到了鸭绿江边,眼瞅着战火要烧到家门口。主席连着几宿没合眼,烟灰缸堆满了烟头,这仗,打还是不打?

党内吵翻了天,有人说:“咱们刚打完解放战争,武器落后,拿啥跟美军拼?”还有人担心:“一开战,美国轰炸东北,经济咋恢复?”

反对声里,主席却铁了心:“美军过了三八线,咱们再不动手,东北就成了人家的靶场!”可光有决心不够,谁来挂帅?

这时,陈毅站了出来。这位华东军区司令、上海市长拍着胸脯说:“主席,让我去!当年打淮海战役,咱也没怂过!”

陈毅打仗勇猛,治理上海也雷厉风行,可毛主席摇摇头:“老陈啊,你留在上海更重要。”为啥不选陈毅?背后有三层深意。

打仗可不是光靠胆子,得看对手和地形。 朝鲜战场山多路窄,美军坦克飞机横行,需要擅长运动战的将领。

陈毅在南方打游击是一把好手,但彭德怀更熟悉北方地形,指挥过大兵团作战。

辽沈战役时,他带着部队在冰天雪地里穿插包围,正是朝鲜需要的战术。

而且,上海比战场还关键。 当时上海是全国钱袋子,投机商哄抬物价,特务搞破坏。陈毅坐镇半年,硬是用“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住了经济。

毛主席说:“上海乱一寸,全国乱一尺。”陈毅要是走了,后方可能先垮。

最后,团结是比个人英雄主义更重要存在, 彭德怀在军中威望高,连林彪都服气。而陈毅性子直,曾和粟裕闹过矛盾。

毛主席私下对周总理说:“志愿军几十万人,得有个能压住阵的。”果然,彭德怀一到朝鲜就立规矩:指挥权高度集中,连苏联顾问的话都不盲从。

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彭德怀用“迂回包围”“夜战近战”的土办法,把美军王牌部队打得晕头转向。

第一次战役结束,主席终于睡了个踏实觉,对警卫员说:“彭老总这一仗,给新中国争了十年太平!”

回头看,主席的决策藏着大智慧,用对人才能打赢仗,稳住家才能撑前线。 陈毅虽未亲征,但他在上海动员物资、镇压特务,同样是幕后英雄。

这场“豪赌”赢了,靠的不是运气,是把每张牌打到极致的老练。

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一个爱好

一个爱好

3
2025-07-23 10:46

最霸气的元帅就是彭老总!

送你一杯咖啡

送你一杯咖啡

3
2025-07-23 13:01

陈毅指挥打仗不行。彭总粟裕都可以。

猜你喜欢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