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时,两位领袖人物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出席,是什么原因呢? 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敢相信,因为陈独秀在筹款,李大钊在讨薪。 早在1920年底,陈独秀就去了广州,担任广东省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当1921年7月准备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陈独秀正在为一所大学筹款,修建校舍。 “筹款”向来不是一件好差事,也只有陈独秀能用自己的崇高声望来筹一点钱,换了别人还真做不了,所以,陈独秀就去不了上海了,只能派陈公博和包惠僧代表他去。 再说李大钊,本来应该由他代表北京小组去的,但是,因为北洋政府财政困难,北京很多学校的教师工资都发不下来,就成立了一个“索薪委员会”,联合起来向政府“讨薪”。 本来,李大钊还不是这个“索薪委员会”的负责人,但是因为负责人马叙伦突然生病了,就临时让李大钊担起了这个担子,这样一来,他也就没时间去上海参加会议了。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也很遗憾的现象:中共“一大”这么重要的会议召开,两位领袖却都没能参加,一个在筹款,一个在讨薪。 不过,两人之所以没有参加,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大家对这次会议都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它的历史意义。 早在1920年8月,陈独秀就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名字就叫“中国共产党”,还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所以,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共产党其实这时候就已经成立了,后来召开的“一大”会议,只是让全国各地的代表聚一下而已。 所以,不只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不重视,连邓中夏和罗章龙也都不重视,本来,李大钊有事离不开,应该由张国焘和邓中夏或是罗章龙一起去,但是,邓中夏和罗章龙也都说自己在忙别的事,没时间去,最后只能让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刘仁静去了。 很多年后,刘仁静还不无得意地回忆说:“我们都没有预见到一大的历史意义,因而使得这莫大光荣不适当地落到了我的头上。” 因此,如果大家能认识到这次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别说是邓中夏和罗章龙了,就是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两位“大忙人”,也会抽出时间去参加吧! (参考资料:《伟大从此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958年,毛主席来到陈独秀的老家安庆进行视察,突然,毛主席询问负责人:“陈独秀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