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会参加中国阅兵?俄罗斯这番回应,反而透露出一条更重要的信息 7月20日,

春秋谈国际说 2025-07-22 07:13:09

特朗普不会参加中国阅兵?俄罗斯这番回应,反而透露出一条更重要的信息 7月20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否认了普京与特朗普将在北京会面的可能性。此言一出,间接将特朗普“出席中国阅兵”的说法推向了尴尬的边缘。原因很简单:如果普京、特朗普都来北京,不见面才奇怪;而俄方明确说不会安排会晤,说明特朗普基本不会同期访华。 配合着美方国内日益强硬的反对声,这条线索基本坐实:特朗普不会来阅兵。 但重点从来不在“阅兵”两个字,而在于:特朗普的“示好”,到底出于真意还是布局? 表面看,他确实在降温对华敌意。无论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讲话中强调“我们将以非常友善的方式与中国竞争”,还是重提“与中方高层关系友好、大家都笑着谈”,都不符合典型美国选战话术——毕竟攻击中国才是两党默认选项。 可特朗普偏偏反其道而行。

2025年若重新入主白宫,中美博弈将回到他的节奏上。在那之前,他需要为自己的对华路线提前布线:既不能像拜登那样把话说死,也要适当示弱,为之后的“交易外交”保留回旋余地。 真正的看点在10月底。港媒披露,特朗普很可能与中方最高层在韩国APEC峰会前后会晤,而且地点可能设在上海或第三城市,避开政治象征浓厚的北京。这种安排更贴近“操作层面”:低调、务实、避免被美国鹰派放大政治攻击点。 换句话说,他虽然不会来阅兵,但不会停止对中国释放信号——只是换了姿势,换了节奏。 而中方对此也在释放善意:王毅与鲁比奥的会谈是前哨,后续的互动有望渐进展开。北京不急于拉特朗普站台,而是更关注稳定大局,防止美国下一届政府出现更剧烈的对华政策跳跃。 所以问题并不是“特朗普来不来”,而是——他来干什么,不来又在谋什么? 如果未来的中美互动从“阅兵现场”转向“APEC边角”,那这场高层博弈的真正战场,可能早已不在镁光灯下,而在静音会议室里。

你怎么看特朗普对中国的这波“柔性示好”?他是在真心修补关系,还是老套路下的换皮操作?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春秋谈国际说

春秋谈国际说

国际新闻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