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08年,慈禧临死前一刻,太监给她喝了一碗海龟汤,吊着最后一口气,紧接着慈禧就

1908年,慈禧临死前一刻,太监给她喝了一碗海龟汤,吊着最后一口气,紧接着慈禧就封年仅3岁的溥仪当皇帝。这碗汤熬得蹊跷,这道圣旨下得更像一场权力的回光返照,把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往深渊里又推了一把。 那会儿的紫禁城,早就没了康乾盛世的底气。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多年,身子早就垮了,和慈禧几乎是前后脚咽气。宫里的人都知道,老佛爷这口气吊着,就是为了敲定接班人——她这辈子最在意的就是权力,哪怕到了阴曹地府,也得把身后事安排得合自己的心意。 给慈禧端海龟汤的太监,是李莲英的徒弟小德张。这碗汤熬了整整一夜,用的是南海进贡的绿海龟,据说有“续命”的讲究。小德张后来跟人念叨,老佛爷喝汤的时候,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嘴角却带着点笑,像是终于了了一桩心事。 选溥仪当皇帝,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慈禧心里的算盘打得精着呢。溥仪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载沣又是光绪的弟弟,论血缘,算是根正苗红。更重要的是,溥仪才3岁,一个奶娃子懂什么朝政?载沣虽然当了摄政王,可论手腕,比起慈禧差远了。这样一来,既能堵住满朝文武的嘴,又能保证自己提拔的那些人继续掌权。 宣布溥仪继位的那天,紫禁城的太和殿里乱成一团。溥仪被太监抱在龙椅上,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吓得直哭。载沣跪在旁边,一个劲地哄:“别哭了,快完了,快完了。”这话后来传出去,老百姓都说是谶语——大清朝真的快完了。 其实满朝文武里,不是没人看出问题。张之洞就偷偷跟载沣说:“国难当头,选个幼主怕是不稳妥。”载沣叹了口气,没说话。他心里清楚,这是慈禧的意思,谁改得了?那些想反对的大臣,一想到老佛爷生前的狠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老百姓更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换了个小皇帝,苛捐杂税一点没少,日子该苦还是苦。京城的茶馆里,说书先生把这事编成了段子:“老佛爷喝口海龟汤,三岁娃娃坐龙床。”听着好笑,细想全是无奈。 慈禧大概到死都觉得,自己选了个完美的接班人。她忘了,大清朝早就烂到根子里了,不是靠一个幼主就能撑起来的。溥仪继位才三年,武昌城里一声枪响,辛亥革命就爆发了。那些她精心安排的权力布局,像纸糊的房子一样,说塌就塌了。 回头再看那碗海龟汤,哪是什么续命汤,更像是一碗权力的迷魂汤。慈禧喝下去,保住了自己最后的掌控欲,却把整个王朝拖进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她以为选个娃娃皇帝能稳坐江山,却没算到,时代变了,老百姓早就不信那套“君权神授”的把戏了。 信息来源及参考书籍:《清史稿·宣统本纪》、溥仪《我的前半生》、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