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再起冲突,看样子是躲不过去的,苗头越来越明显,东亚这块地方最近气氛紧张得不行,中日关系就像拉满的弓,一碰就崩。 最近这几年,钓鱼岛附近海警船对峙越来越频繁,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时不时刺激着中国人的神经,再加上美国在背后煽风点火,整个东亚就像坐在火山口上。 咱们这代人经历过和平,但历史的教训不能忘,中日之间的矛盾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背后有太多复杂的恩怨。 从唐朝白江口海战到甲午战争,再到十四年抗战,中日之间打过七次大仗。每次日本强大起来就想着往外扩张,而中国即便在强盛时期也没主动去招惹过日本。 康熙皇帝说过 “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这话真是一点没错。就说靖国神社里供着的那些甲级战犯,日本政客隔三岔五就去拜一拜,这不是明摆着不把中国人民的感情当回事吗? 2023 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公开批评日本 “缺乏诚意”,可人家根本不当回事,该拜还是拜。这种态度就像在伤口上撒盐,让中国人心里的疙瘩越结越大。 再看钓鱼岛,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被日本抢走,二战后按照《开罗宣言》就该还给中国。可日本现在不仅占着岛,还派飞机军舰在附近转悠。2025 年 5 月 3 日,日本一架民用飞机擅自闯入钓鱼岛领空,中国海警马上起飞直升机警告驱离。 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日本航空自卫队的 F - 15 战机经常在附近待命,摆明了是要跟中国较劲。日本还在 2025 年 6 月通过一项新规,允许自卫队击落 “侵犯领空” 的外国无人机,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针对中国在钓鱼岛的无人机巡航。 中国的 “无侦 - 7” 无人机飞得又高又远,日本的 F - 15 根本够不着,只能干着急。他们这么折腾,除了给自己壮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实际意义。 日本最近这些年的军事动作也让人不安。他们把 “出云” 号准航母改成能起降 F - 35 的真正航母,还从美国买了 4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射程能覆盖中国大部分沿海地区。 2025 年防卫白皮书里,日本把中国列为 “最大战略挑战”,说咱们的军舰在太平洋活动增加了两倍。可他们忘了,自己连续 13 年增加防卫预算,早就突破了 “专守防卫” 的宪法限制。 日本防卫省还在搞什么 “航宙母舰” 项目,说是清理太空垃圾,实际上就是想在太空军事化上占先手。这种种举动,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是不是又想走军国主义老路。 美国在背后的角色也很关键。《美日安保条约》让 5 万美军驻扎在日本,冲绳的美军基地离钓鱼岛只有几百公里。2023 年美国在冲绳部署了新型导弹防御系统,美日联合军演的频率越来越高。 美国国务卿克里早就说过,钓鱼岛属于日本的 “管辖范围”,言外之意就是要插手。要是中日真的在钓鱼岛发生冲突,美国很可能会拉偏架。日本仗着有美国撑腰,在台湾问题上也开始指手画脚。 2025 年日本政府居然说《中日联合声明》“不具法律约束力”,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破坏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吗?中国外交部多次警告,台湾问题是红线,谁碰谁倒霉。 不过现在中国的国防力量今非昔比,有三艘航母、200 多架歼 - 20,可我们真的不想再打仗了。中日经济相互依赖很深,2024 年双边贸易额 3600 亿美元,松下这样的日本企业在中国有 72 家工厂。 要是真打起来,两国经济都会遭受重创,日本汽车产业可能减产一半,中国沿海的出口企业也得关门大吉。东京股市每次中国搞军事演习都会大跌,这说明资本对战争风险有多敏感。 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日本防卫专家矢野义昭 2012 年就预言 2025 年中日可能兵戎相见,他提到的三个矛盾现在都还在激化:历史认识问题、领土争端、美国介入。 就像 2024 年中国军舰通过日本西南海域的次数增加两倍,日本媒体炒作 “中国威胁”,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在扩军备战。中国外交部每次都严正交涉,可日本就是听不进去。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最近网上有句话挺火:“中国不是清朝,日本也不是以前的日本。” 这话没错,中国现在有足够的实力捍卫领土主权。但战争从来都是双输的局面,尤其是在核武器时代,局部冲突也可能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 2025 年 6 月东盟峰会期间,中日外交官就钓鱼岛问题进行了磋商,达成继续对话的共识,这是个好兆头。我们还是希望日本能悬崖勒马,回到谈判桌前,别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毕竟,和平发展才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中日之间的问题,根子在日本对历史的态度。如果他们不能像德国那样彻底反省侵略罪行,中日关系就很难真正改善。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改革开放的繁荣,知道和平来之不易。但如果有人非要把战争强加给我们,中国人民也绝不退缩。 就像戴旭大校说的 “以战止战”,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希望日本能明白,与邻为壑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只有正视历史、尊重现实,才能找到两国关系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