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为‘中立’付出代价!”美国现在积极拉拢俄罗斯,就是断定中美一旦为东南亚问

国际事件纵深谈 2025-07-21 12:05:55

“中国将为‘中立’付出代价!”美国现在积极拉拢俄罗斯,就是断定中美一旦为东南亚问题产生冲突,俄罗斯只会看着双方开战,因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站在“观察者”立场,现在就该轮到俄罗斯来观察了.... 这套逻辑就像用算盘打量子力学,根本跟不上现实的节奏。美国人总爱用 “零和博弈” 的老眼光看世界,却忘了中俄关系早就不是冷战时期那种简单的 “盟友” 或 “对手”。说白了,中俄现在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和战略互信基础上的深度绑定,哪是美国几句挑拨就能拆散的? 先看看能源这条 “压舱石”。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量近两成,天然气管道输气量突破 310 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力量 1 号管道每年输送的天然气能满足 1.3 亿户家庭需求,规划中的西伯利亚力量 2 号未来年输气量更是高达 500 亿立方米。 这种能源依赖是双向的:俄罗斯失去欧洲市场后,中国成了其油气出口的 “战略备份”;而中国通过多元化能源进口,大大降低了对中东和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织,岂是美国几句承诺就能动摇的? 演习不仅在俄设立联合指挥部,结束后还赴太平洋相关海域联合巡航,甚至进入白令海。这种高频次、高强度的军事互动,早就让中俄形成了远超一般伙伴关系的默契。美国想拉拢俄罗斯对抗中国?普京恐怕只会笑着反问:“你能给的,中国给不了吗?” 更关键的是,中俄在国际舞台上的协作早已超越 “权宜之计”。2025 年 6 月,美国在联合国推动一项针对中国的决议,中俄联手投下反对票,护住了多边主义的底线。 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平台,中俄协调立场的频率越来越高,共同为发展中国家发声。这种战略协作的深度,岂是美国临时抛出的几个合作项目就能替代的? 其实俄罗斯心里门儿清: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不是软弱,而是大智慧。2022 年西方对俄制裁最狠的时候,中国顶住压力继续采购俄能源,帮俄罗斯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这种雪中送炭的情谊,俄罗斯不可能忘。 反观美国,特朗普政府一会儿威胁对俄加征关税,一会儿要求俄罗斯 50 天内结束战争,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俄罗斯吃一次亏还会吃第二次?

0 阅读:0
国际事件纵深谈

国际事件纵深谈

多维度谈论国际事件,提供深度且全面的分析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