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诗行:古人笔下的炎光与静心 三伏盛夏,酷暑难耐,古人的诗词犹如千年树荫,为我们遮去几分暑气。他们文字似扇,拂动着历史长河里的热浪,轻轻扇凉了我们的心。 这三伏天是梅尧臣笔下:“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一语道尽灼灼骄阳;白居易静坐院中,唯见“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苦热中寻得清凉。农人不得闲,范成大有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汗滴如雨,辛勤劳作,一幅坚韧生存的图景。 夜幕降临,余热犹在。杨万里叹息:“夜热依然午热同”,只得“开门小立月明中”;更有孩童在月光照映下,追逐着流萤点点,飞入深草,掠过小池,“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古人避暑,妙法在心。他们深知“不能手提天下往”,却可“安得心源处处安”。白居易静居小院,心念澄澈,“散热由心静”;柳宗元低语:“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诗人愿作霖雨,泽被苍生。在酷热煎熬中,升华出如此高远的情怀。 炎天暑地,他们以诗为扇,轻摇出千年不散的清凉;那扇底之风,轻拂过灼热,最终直抵我们内心最平静的角落——心静自生凉,这是穿越时空永恒不变的智慧。夏日的诗意 吟诗作赋消署夏
猜你喜欢
人间真实[汗]
2025-07-20
黄博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