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31年一次,金一南讲了件事:一次,彭老总去前线,遇一战士在路边睡着了,上去推

1931年一次,金一南讲了件事:一次,彭老总去前线,遇一战士在路边睡着了,上去推了一下,不料战士突然跳起来,对彭挥拳就打。

1931年4月,红军正在跟敌人第二次大打仗。那个时候,队伍都在前面拼杀,彭德怀将军骑着马到前线去看看。

路上,他看见一个小战士倒在路边睡觉。这样睡太危险了,将军怕他出事,就下马过去推了他一把,想叫醒他。

谁知道这个小兵睡得正香,突然被弄醒了,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想也没想,一拳就捣了出去,正打在彭德怀胸口上。接着,倒头又睡了。

彭老总给打得愣了一下。不过,他看看这个小兵困成这样子,衣服破旧,满脸都是灰土,心里那点火气一下子没了。打仗太苦了,人累极了什么都顾不上了。他啥也没说,骑上马继续朝前走。

排长看见将军被打一拳还走开了,觉着这事不能这么算了。一查,打人的是个刚入伍不久的小战士,才十六岁。

等到战斗结束,彭老总回到指挥的地方,排长就把那个打人的小兵五花大绑地带了过来,送到将军跟前,说:“老总,就是这家伙打了您,您说咋办他?”

彭老总一看这阵势,那个小兵吓得脸都白了。他赶紧叫人松绑,笑着说:“这点芝麻小事算个啥?快把人放了!打起仗来谁不犯困?多大点事儿,别吓着孩子。”小战士这才知道打了大首长,又感激又害怕。

别看彭老总平时对身边那些当官的要求极严,火气上来能把人训得抬不起头。可他对下面当兵的,心特别软,就像老母鸡护着小鸡崽。

还有一回在沙漠里头行军,那走得真叫一个辛苦。有个士兵直挺挺躺在沙地上不动弹了。彭老总赶紧过去问咋回事。原来这兵发了高烧,人都迷糊了,一步也挪不动。

警卫员身上带的水也不多,那是专门给将军预备的救命水。警卫员有点犹豫,不想拿出来。彭老总立马火了,急得嗓门都高了:“水重要还是人命重要?赶紧给他喝!把我的马也让给他骑!”

他把水给了生病的兵,还把自己的马让出来驮人。最后,是将军自己牵着马缰绳,一步一步在滚烫的沙子里往前走。

后来,这个靠着将军水和马捡回一条命的兵,打仗特别勇敢,成了部队里有名的战斗英雄。他总跟人说:“我这条命是彭老总捡回来的!我得豁出命去打仗,绝不能给老总脸上抹黑!”

大将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彭老总对战士的这份真心,大伙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他敬重得很。

可惜啊,时间这玩意儿像筛子,好多这样的英雄故事、好首长,好像慢慢地被筛子漏掉了,快被人忘光了。

金一南将军看到这事儿很着急。他说过重话:哪个忘了祖宗受过的苦,忘了前辈流的血汗,他自己迟早也会被后人忘干净,跟灰尘一样扫没影儿!

有人不信这个理儿。前几年,有大学里教历史的老先生就讲过,说“民国那会儿是中国最好的时候”。这话说出来,居然还有不少读书人跟着点头,觉着说的对。

金一南将军一听,气得够呛。他直接就说:“这不是瞎扯淡吗?不能因为你自己岁数大,年轻那会儿正好在民国待过,就觉得遍地是蜜糖。那会儿小日本都打进来了,‘九一八’、‘七七事变’是假的?咱们地盘都保不住,被人家摁着打,这些事都忘了?”

不光金一南火大,连拍电影的姜文,听那教书先生这么说,也觉得不对劲,专门在微博上问:“民国那么神?我怎么一点不知道?”

网友也听不下去了,跟那教授讲道理:“民国真那么好?那会儿的电影也要人审查啊!1929年、1935年不就有那规矩了?”

那教授还挺嘴硬,对着网友掰扯:“至少那会儿我们读书人想说啥说啥,没人管,没有‘网警’找上门谈话。”

还有人戳他心窝子:“您现在在大学教着书,吃着公家饭,整天说这不好那不行,也没见谁把你抓起来啊?摸着良心比比,您这待遇,放那个年月,能有?”

不少学生对这些关乎命根子的历史稀里糊涂。反倒是外国哪个明星吃什么穿什么、啥牌子的包,他们门儿清。甚至有人说“美国的空气都比咱这儿甜”,这都叫什么事?

金一南将军不乐意看到这些都被忘掉。他花了一辈子心血,写下两本大书——《苦难辉煌》和《为什么是中国》。就为了把老辈儿人怎么吃糠咽菜,怎么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扔到太平洋,怎么又站起来变成东方巨龙的这档子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书里头说的事情,让人心窝子发烫又发酸。像在朝鲜长津湖打仗那次,天冷得石头都能冻裂,咱们一个连的战士——整整129个汉子——为了打埋伏不让敌人发现,硬是趴在冰天雪地里一动不动,最后活活冻成了冰坨子,像英雄的冰雕一样。

还有守西藏的张将军张国华。那时候印度人打进来,张将军真神了,一仗就收拾了他们三个旅,打得他们记了足足五十年疼,不敢再来生事。

书里还像把大钥匙一样,解开了现在为啥中美老掰手腕。像美国为啥要跟我们打贸易战,为啥要扣下孟晚舟,里头啥弯弯绕绕,书里分析得透透的,让人看了心里像打开一扇窗,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