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解放后,川军名将范绍增将七个妻子叫到身边,对她们说道:“现在实行一夫一妻了,你们

解放后,川军名将范绍增将七个妻子叫到身边,对她们说道:“现在实行一夫一妻了,你们七个当中,我只能留一个”,年轻貌美的七姨太以为会留下她,没想到,范绍增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范绍增,1894年出生于四川大竹县清河镇,家境富裕,祖父范守中是当地望族。他小时候不爱读书,喜欢听茶馆里的侠义故事,常模仿说书人挥舞竹竿,梦想当绿林好汉。13岁加入袍哥会,这是个在四川影响深远的秘密组织,以反清为旗号,成员多是地痞和游民。1911年保路运动中,他随袍哥头领张作霖参与反清活动,靠着胆大心细崭露头角。1916年护国战争,张作霖被杀,范绍增接管队伍,带着几十号人在渠县山间打家劫舍,换来枪支扩充势力,逐渐成为袍哥中的领头人物。 1923年,范绍增投靠川军将领杨森,担任第四师第八旅旅长。他作战勇猛,训练士兵一丝不苟,很快得到重用。1927年,杨森想除掉他,他连夜逃到长寿,投奔刘湘,获任第四师师长。1938年,蒋介石任命他为第八十八军军长,他自掏腰包购置武器,亲自挑选枪支,确保部队装备精良。抗战期间,他在江西东乡、浙江余杭等地与日军作战,1942年击毙日军中将酒井直次,立下战功。但蒋介石对他猜忌甚深,同年将其调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实为剥夺兵权。他心灰意冷,回到重庆经营范庄公馆,与青帮头目杜月笙交往,通过黑道生意积累财富,过上奢华生活。 范绍增的私生活备受关注。他娶了七位妻子:原配陈文兰,16岁由祖父包办嫁入范家,六位姨太分别是张绍芬、叶绍芳、房世民、赵蕴华、何淑兰、何蜀熙,共育12个子女。范庄是重庆的豪宅,占地宽广,常接待国民党高官。他对妻妾颇为尊重,专门请教师教她们英文和西方礼仪,显得与众不同。但他的财富来源不光彩,与杜月笙合作贩卖毒品,赚取暴利养家。1949年,国民党政权崩溃,他看清形势,决定起义。他率两万袍哥部队在渠县投向解放军,彻底告别旧身份,开启人生新篇章。 1949年12月15日,范绍增在范庄召集七位妻子,宣布新中国婚姻法要求一夫一妻,必须遣散六人,只留一人。陈文兰是原配,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侍奉公婆,默默无闻。张绍芬、房世民、赵蕴华、何淑兰年龄相仿,各自有子女,生活依赖范绍增。何蜀熙最年轻,貌美如花,入范家时间最短,颇得宠爱。叶绍芳育有子女,对范绍增感情深厚。众人以为他会选何蜀熙,毕竟她年轻貌美,符合军阀喜好。但他宣布留下陈文兰,理由是她陪伴他最久,吃苦最多,对家庭贡献最大。这一选择让所有人意外,尤其是何蜀熙,她当场离席,带着金银细软和两个幼子去了香港,寄居杜月笙家。 张绍芬、房世民、赵蕴华、何淑兰接受了现实,范绍增为她们每人准备了丰厚的财产,足够后半生无忧。她们陆续办理离婚手续,各自离开范庄,有的远走他乡,有的改嫁他人。叶绍芳却坚决不走,她找到范绍增,表达不愿改嫁的决心。他被她的执着触动,但碍于政策,只能将她安置在成都一处宅院,定期探望。分家过程井然有序,范绍增亲自监督财产分配,文书一式两份,确保公平。陈文兰留在范庄,继续操持家务,陪伴范绍增。叶绍芳的去留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范绍增为此多次与上级沟通。 1952年,新中国颁布婚姻法补充规定,对1949年前的旧式婚姻给予一定宽容,允许特殊情况酌情处理。范绍增向上级申请,鉴于他的起义功绩和叶绍芳的坚定态度,组织批准她以“生活照顾”名义回到范庄,与陈文兰共同生活。范绍增被任命为解放军五十军高参,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河南省体委副主任。他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多次视察体育场馆,督促修建训练设施。晚年他常在家中阅读历史书籍,偶尔指导子女练习书法,生活简朴而规律。 1977年3月5日,范绍增在郑州家中病逝,享年83岁。他去世时,家中书桌上放着一本《三国演义》,书页翻到“赤壁之战”。叶绍芳继续住在范庄,独自整理他的遗物,包括旧军装和抗战时期的勋章。1997年,她以97岁高龄去世,临终前将范绍增的遗物分给子女,叮嘱他们记住父亲的起义选择。陈文兰晚年与子女同住,去世时间无明确记载。范绍增的骨灰因子女意见分歧,迟至2021年才安葬于重庆福果山,墓碑上刻“军威义胆”,墓前松柏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