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无论谁当总统,都对中国不友好?说句难听的,奥巴马前头那几任美国总统,已经算不错了,真要下狠手,这会多少人都吃不上饭了。 美国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霸权保卫战,从特朗普到拜登,无论哪个政党上台,对华政策的核心始终围绕着四个字:遏制中国。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掌控着全球经济、军事和科技的主导权,但中国的快速发展彻底打乱了美国的如意算盘。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21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甚至超过美国,这让美国精英阶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就像一个守着金山的财主,突然发现隔壁邻居家的孩子也开始挖金子,而且速度更快,财主第一反应不是合作共赢,而是想办法砸了邻居的锄头。 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实则是要在军事和经济上围堵中国。 美国总拿贸易逆差说事,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就业机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是1979年的275倍。 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超过60%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离不开美国企业的技术和专利,说白了,中美贸易就像一场双人舞,美国负责设计和研发,中国负责制造和组装,双方各取所需。 但美国政客却选择性失明,把贸易逆差归咎于中国的不公平竞争,特朗普政府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拜登不仅延续了这一政策,还试图将关税范围扩大到18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 结果呢?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国的稀土占全球供应量的90%以上,美国如果完全切断对华稀土进口,其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将陷入瘫痪。 更讽刺的是,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23年达到265.7亿美元,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更是远超中资企业在美规模,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只能说明美国在经济博弈中已经黔驴技穷。 这种做法其实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他们无法接受中国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 更可笑的是,美国一边指责中国干预内政,一边却在全球各地推行颜色革命,看看中东、北非的混乱局面,哪一个不是美国打着民主旗号制造的? 中国从来没有在海外驻军,也没有干涉他国内政,但美国却把中国视为修正主义力量,甚至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宣称中国是最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彻底暴露了美国的虚伪本质。 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本质上是一场为了选票的政治表演,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把对华强硬作为争取选民支持的灵丹妙药。 在2024年的总统大选中,拜登和特朗普为了争夺宾西法尼亚、密歇根等摇摆州的蓝领工人选票,竞相提出更高的对华关税政策。 特朗普甚至宣称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而拜登则通过加征关税来显示自己保护美国工人的决心。 这种政治操弄不仅损害了中美关系,也让美国民众成了牺牲品,关税增加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2024年美国通胀率因前期关税政策攀升至5.2%,而中国的应对措施(如稀土出口管制)更是让美国企业叫苦不迭。 更可悲的是,美国政客们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不惜牺牲国家的长远利益,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只会让美国陷入更深的危机。 回顾历史,美国对崛起大国的遏制从来没有成功过。19世纪末,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但英国并没有通过战争遏制美国,而是选择了合作。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复兴,最终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但今天的美国却选择了一条相反的道路,试图通过对抗来维持霸权。 中国不是苏联,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和平崛起,而不是扩张侵略,中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即使在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时,也保持了足够的克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吸引了140多个国家参与,而美国的印太战略却因盟友的离心离德而举步维艰。这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的遏制政策终将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试图阻挡历史潮流的行为都将被碾压,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美国应该放下傲慢与偏见,以平等的姿态与中国对话合作,这才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正确选择。否则,美国终将为自己的短视和霸权付出沉重的代价。
为什么美国无论谁当总统,都对中国不友好?说句难听的,奥巴马前头那几任美国总统,已
国际热点溯源
2025-07-18 15:32: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