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38年冬季,大批鬼子窜到江宁县河西村一带“扫荡”,29岁的黄嘉仁从河西村逃了

1938年冬季,大批鬼子窜到江宁县河西村一带“扫荡”,29岁的黄嘉仁从河西村逃了出来。一天,黄嘉仁想回家看看,顺便找点吃的。不料,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鬼子,看上去,这个鬼子神色有点慌张,像是走散、掉了队的。尽管是这样,在黄嘉仁面前依旧是异常凶狠、野蛮,先是举起带刺刀的枪在黄嘉仁身上乱戳一阵,棉袄被戳破几处不算,还叽哩哇啦、指手画脚,要黄嘉仁替他带路到什么地方去。 寒冬腊月,六个日本兵闯进江宁县河西村附近烧杀抢掠。 二十九岁的庄稼汉黄嘉仁从村里逃出来后,终究惦记着家中老小,冒险回村找吃的。 路上撞见个掉了队的鬼子兵,那鬼子虽神色慌张,刺刀却毫不含糊,照着黄嘉仁的破棉袄连捅好几下,哇啦乱叫逼他带路。 黄嘉仁早前逃难时就挨过刀,此刻怒火直冲脑门。 眼瞅着刺刀又捅过来,他猛地把棉袄一扒,抡圆了砸在鬼子脸上,扭头朝万善村狂奔。 鬼子被激得穷追不舍,到底在水塘边抓住了人。空着手的黄嘉仁豁出命去搏斗,终究敌不过枪刺,血染了水塘边的冻土。 那个杀了人的鬼子兵落了单,攥着枪瘫在野地里东张西望。 同一天,江宁镇据点出来的另外五个鬼子也没落好——兔耳岗早就埋伏了村民自卫团,噼里啪啦一顿打,两个当场毙命,仨连滚带爬逃回了炮楼。 剩下的一个鬼子去哪了?这事儿得说到桥西村的韩忠志。 这黑脸汉子是从安徽和县逃荒来的,二十出头,浑身牛劲。偏巧这天他出门办事,瞧见土地庙边上坐着个晃悠悠的鬼子兵,手里还攥着杆枪。 韩忠志心里那本血债账算得清楚,眼见鬼子落了单,起了夺枪的念头。 他压住心跳往前凑,可眼神到底露了馅。鬼子抬手就是一枪,子弹擦着他头皮飞过去。 韩忠志刚跑两步,忽听身后"咔哒咔哒"响——回头瞅见鬼子正死命扳枪栓,子弹卡壳了! "打鬼子啊——!"韩忠志扯嗓子一吼,田里干活的桂光秀和王石经抄起钉耙冲了过来。 三人像猛虎下山,韩忠志扑上去夺枪,抡拳砸倒鬼子。两把钉耙带着风声劈头盖脸往下砸,没几下就断了鬼子的气。 后来乡亲们把事儿拼凑明白:兔耳岗漏网的鬼子,土地庙前被锄死的凶手,正是捅死黄嘉仁的那个恶徒。这就叫恶狗自有恶人收,作恶到头终要还。韩家人后来提起这事,只道天理循环。韩忠志这不怕死的劲儿也传给了儿孙——2020年和县建起抗战纪事馆,他孙子韩立明把爷爷那件破布褂子捐了出去,说是"留个念想"。 信息来源: 江苏省档案馆《江宁抗战史料辑录》 安徽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县抗日斗争纪事》 《新华日报》2020年11月报道《民间文物见证烽火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