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以前美国人从中国买一个马桶200美元,现在从越南买一个230美元,美国人很兴奋,

以前美国人从中国买一个马桶200美元,现在从越南买一个230美元,美国人很兴奋,虽然多花了30美元,但中国的马桶没人买了,用不了几年,越南就可以取代中国,培养成为美国的供应链。 越南河内有个卫浴厂,工人每天忙着给马桶贴“越南产”标签,可流水线上的陶瓷坯体、智能芯片,全是从中国广东、福建空运来的“半成品”。 越南本土企业Viglacera生产的马桶,卖515块人民币,质量却烂得离谱,用俩月就开裂,冲水像便秘,釉面掉色跟“花脸猫”似的,退货率高达8%,是中国同行的8倍。 更搞笑的是越南的配套产业,中国潮州有5000家卫浴厂,从陶土到釉料,半小时就能凑齐所有零件,越南工厂呢?陶瓷烧制合格率才70%,港口装货慢得像蜗牛,三天两头停电。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给越南马桶加征46%关税,美国老板们一算账“从中国进货反而便宜!”订单“唰”地全跑回广东了。 在这场博弈之中,美国老板最为凄惨,为“政治正确”多耗30美元,却购得一堆次品。越南工厂更是冤屈,为赚取关税差价,反倒倒贴5%成本,而中国厂子又如何呢? 一边笑看越南“翻车”,一边偷偷升级,九牧去越南建厂,本地零件占比冲到35%,莱克电气玩“泰国+越南双保险”,关税?根本不慌! 美国想把中国踢出供应链,却忘了产业转移不是“搬家游戏”,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是40年攒下的技术、工人和产业链,不是越南靠低工资、美国靠关税大棒就能复制的。 更逗的是,美国越折腾,中国越牛,越南工厂为关税愁得掉头发时,中国卫浴企业已经在搞智能家居、新能源马桶了,美国超市为退货率抓狂时,中国马桶已经卖到特朗普酒店、迪拜帆船酒店了。 说实在话,封锁打压只会逼中国创新,从“两弹一星”到5G,从高铁到智能马桶,中国制造的每次突破,都离不开外部压力的“鞭策”。 所以美国与其费尽心机“脱钩”,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毕竟全球化时代,关起门来当“孤家寡人”,迟早要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