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新加坡前外长杨文荣表示,在东南亚,没有国家想让中国成为敌人,但也没有国家想让中国

新加坡前外长杨文荣表示,在东南亚,没有国家想让中国成为敌人,但也没有国家想让中国太靠近,因为中国太大了,如果距离中国太近,就会失去独立自主。所以在东南亚,有一种平衡大国关系的深层本能。但东南亚国家能够应对一个崛起的中国,从中国市场获益,同时又能以某种形式与中国保持一定距离。 东南亚跟中国的关系,说白了就是离不开这块大蛋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大得吓人,资源也多得让人眼红。 拿越南来说,2024年跟中国签了45项协议,涉及供应链、基建、数字经济和农业,贸易额预计突破2000亿美元。越南的工厂里,流水线上的手机、衣服,大多是出口中国的订单。 印尼的雅加达-万隆高铁,2023年通车后,把两地时间从3小时缩到45分钟,全是中国的资金和技术。 菲律宾呢,虽然在南海跟中国有点摩擦,可经济上还是得靠中国,香蕉、椰子这些农产品,没了中国市场根本卖不动。 泰国和马来西亚也一样。泰国的榴莲、马来西亚的橡胶,货轮一船船往中国运,港口忙得热火朝天。中国还搞“一带一路”,修路建港,中老铁路一通,老挝的经济直接上了个台阶。 2020年签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更是把东南亚跟中国的经济绑得死死的。谁不想从这块大市场分杯羹呢? 但东南亚国家心里都清楚,跟中国靠太近有风险。中国体量太大,经济实力强到让人有点怕。杨文荣说得明白:太近了,自己的独立性就没了。 菲律宾就吃过这亏。2016年因为南海问题跟中国闹僵,中国游客不来了,香蕉堆在码头卖不出去,经济直接受挫。 后来他们学聪明了,通过东盟慢慢缓和关系,既不得罪中国,也保住经济。越南也是个例子。跟中国贸易额噌噌涨,可南海问题一直是个刺。 越南知道,不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不然哪天中国翻脸,自己就没退路了。印尼、马来西亚这些国家也一样,经济上靠中国没错,可心里都留了一手,不想被中国捏得太紧。 东南亚国家也有自己的招数。跟美国合作就是个大招。越南2025年在华盛顿跟美国谈半导体合作,想借美国的技术减少对中国依赖。 印尼更狠,直接跟美国签了340亿美元的能源和农产品协议,既拿了中国的基建投资,也没放过美国的钱袋子。菲律宾跟美国是老伙计,军事上一直有盟约,定期搞联合军演,摆明了告诉中国:我有靠山。 泰国每年跟美国搞“金色眼镜蛇”军演,军事上拉近关系,可也没冷落中国,高铁项目照样跟中国谈。 马来西亚更灵活,皇京港让中国来建,可港口也给美国军舰停靠,两边都不得罪。这种策略的核心就是:既要中国的好处,也得留条后路。 东盟也是个好平台。东南亚国家抱团,通过东亚峰会拉来美国、日本、印度,搞多边合作,不让中国一家独大。 东盟会议上,大家反复强调“中立”,既不选边站,也不让任何一方太舒服。这种玩法需要脑子,但东南亚国家干得挺顺手。 这套平衡玩法听着聪明,可真干起来不容易。中美在亚太的竞争越来越猛,2025年更是火药味浓。东南亚国家夹在中间,既怕美国制裁,又怕中国翻脸。 泰国总理忙得脚不沾地,一天跟美国谈军演,第二天跟中国谈投资,稍有不慎就可能两头落空。而且这平衡还能维持多久?要是中美真逼着选边站队,东南亚国家咋办? 越南、菲律宾这些国家,经济上靠中国,军事上靠美国,真到关键时刻,可能就被迫撕破脸。杨文荣当年就说过,东南亚得像竹子,风吹能弯,可根得稳。现在这风越吹越大,根还能不能稳住,真不好说。 杨文荣当外长时,就看透了这点。他管这叫“竹式外交”:灵活、务实,不跟大国硬碰硬,但也不完全倒向谁。 他在位时推东盟合作,就是想让东南亚国家抱团,别被大国牵着鼻子走。他退下来后还在说,小国得在夹缝里找机会,不能把命交给别人。 他的想法现在还管用。东南亚国家一边从中国赚钱,一边跟美国套近乎,就是照着这思路来的。2025年他在新加坡演讲,说多极世界里,小国得学会跳舞,既不踩别人脚,也不让自己摔倒。这话接地气,听着就觉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