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98年8月21日,26岁抗洪战士吴良珠,终因劳累过度,病情恶化,栽倒在大堤上

1998年8月21日,26岁抗洪战士吴良珠,终因劳累过度,病情恶化,栽倒在大堤上。

在105医院,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医生们无法想象,身患晚期肝癌的吴良珠,竟在抗洪一线英勇战斗55个日夜。

专家们眼里噙着泪:“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危重的病情还在大堤上战斗,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6月下旬,从到长江干堤到住进医院,安庆军分区专业军士、汽车驾驶员吴良珠在大堤上整整战斗55天。

安庆军分区抗洪前线指挥所设在长江同马大堤,吴良珠负责保障指挥所的指挥用车。按说,任务只是开车,但是,吴良珠却把自己“编”入了突击队。

7月27日,同马大堤杨湾闸口东西两侧同时出现渗水,碗口粗的水柱向闸外喷涌而出。此闸一破,将直接威胁下游20多个乡镇80多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搏斗48小时,险情排除了,吴良珠却昏倒在大堤上。

7月31日,沟口电站出现特大管涌。跟随军分区领导赶到现场的吴良珠,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传递沙袋,慢慢地,他的速度慢了下来,接过最后一个沙袋便一头栽倒在水里。

连战友们也记不清楚,吴良珠在大堤上昏倒了多少次,只是多次听他说:“作为一名战士,应该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吴良珠的家乡就在长江边望江县同马大堤巩固圩,也遭受了水灾。乡亲们捎来口信:“良珠,你父母都70多岁了,身体又不好,正盼你早点回去搬家呢。”

吴良珠犹豫再三没回去,他想:大堤保不住,更多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就像自己家乡一样了吗?他对捎信人说:“请转告我父母,现在正是抗洪的节骨眼上,我走不开……”

50多天里,吴良珠四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一次也没有进去。吴良珠觉得人在大堤上心里才踏实,他几次对命令他回家看看的领导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劳累使吴良珠病情更加恶化。7月下旬以来,吴良珠的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饭量一天比一天减少,还经常用手捂着肚子。

每次病情发作时,吴良珠就到卫生所拿点止痛药,医生问他哪不舒服,他只是说:“胃有点疼,没关系,我年轻,睡一觉就好了。”

然而,“睡了一觉”的吴良珠还是不能遏制病情的恶化。

8月3日上午8时,吴良珠发起了高烧,在指挥所里打吊针。那天,中央电视台的两名记者急着要赶往抢险救灾现场,吴良珠听说后立即拔去吊针,驾车直奔广济圩大堤。

8月10日,冒着40度的高温战斗在江调圩上的吴良珠腹痛不止,他咬紧牙关,用草包顶住腹部坚持战斗。终于,他累倒在堤脚的沙包上。

那天半夜,战友赵胜伟一觉醒来发现吴良珠不在,便四处寻找,只见他蹲在车库旁的大树边,双手紧紧抵住腹部,发出轻微的呻吟声。小赵忙问怎么回事,吴良珠说:“没事,肚子有点疼。”

第二天,赵胜伟要求接替吴良珠,承担起往抗洪指挥部送急件的任务。吴良殊坚决不肯:“你的车况不好,又不熟悉路线,还是我跑吧!”

“熟悉”成了吴良珠不下“水线”的最好理由。50多天里,吴良珠每天都至少要跑300公里以上,睡眠只有两三个小时。

8月16日晚,军分区徐政委见忙了一天的吴良珠只喝了一碗汤,不忍喊他出车。吴良珠急了:“长江大堤的路我熟悉,我去速度快!”一个晚上,他拉着军分区领导从广济圩到枞阳江堤,直到凌晨3时才回来。

那夜,吴良珠再次昏了过去。没人想到平日里体壮如牛的吴良珠这些日子会“说昏说昏”。当领导、干部、战士知道他的病情后,许多人痛哭失声,“他是累成这样的啊!”

8月21日,安庆军分区门诊部的医生,送吴良珠转院检查治疗。上救护车前,吴良珠左手按住腹部,右手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身上仅有的10元钱,对战友涂潜生说:“早上听广播,全国人民都在捐款支援灾区,我也表示一点心意吧!”

手术当天下午,吴良珠从昏迷中醒来。陪护的虞伟根说:“分区那边有事,我不能陪你了,让杨助理员陪你。”虚弱不堪的吴良珠忙问:“是不是江堤又发生险情了?”

分区政委徐如栋赶到合肥看望吴良珠,望着在抗洪前线日日夜夜战斗在身边的战士枯槁的面容,徐政委泣不成声。

9月16日,中央军委授予吴良珠“抗洪钢铁战士”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在合肥举行。人们说,是钢铁般的意志铸就了这个钢铁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