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房东大爷火了!2017年一女子来上海打拼,租下房东大爷一个次卧,而房东大爷见证了她结婚生子,还帮忙带娃做饭,比亲生父亲还要亲!网友:这个房东是真的好,因为很多房东都不允许租客,在自己房子里生孩子!
信源:齐鲁晚报2024年1月20日报道
2017年夏天,山东姑娘小李大学刚毕业,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到上海找工作。
大城市样样新鲜,可开销也大,光是找个落脚地就让她跑断了腿。
后来总算在网上看中一间次卧,房东是位71岁的上海老伯。
租金合适,老人看着也面善,小李便搬了进去。
屋子不大,可经过小李收拾,挂上布帘、铺上素色床单,倒也显得干净温馨。
才过三个月,小李结识了同样在上海打拼的山西小伙小张。
两个异乡人在车站相遇,聊起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孤单,竟发现都是漂在沪上的同路人。
慢慢地,两颗心越走越近。
小张常送小李回家,赶上饭点,房东大爷总招呼他一起坐下吃饭。
三个人围着小桌,一碗清炒时蔬,一碟红烧带鱼,热气腾腾间,年轻人聊工作趣事,老伯说弄堂旧闻。
饭桌上的欢声笑语,冲淡了这座城市的凉意。
大爷原是地道的上海人,平日吃菜偏甜口。
可自从知道小张无辣不欢,小李爱吃面食,老人家悄悄改了习惯。
厨房柜子里多出了陈醋和辣椒酱,面条馒头成了饭桌常客。
连冰箱里常年放着的八宝饭,都换成了卤肉打底的面浇头。
怕年轻人上下班辛苦,大爷早上故意放轻脚步,电视声音也调得低低的。
有次小张和小李下班早,打算咬咬牙去吃顿火锅解馋。
刚进家门就愣在门口,满屋子麻辣鲜香直扑鼻尖。
原来大爷早算准他俩馋这口,特意用砂锅煨了自制汤底,牛肉白菜堆满了桌。
两年轻人相视一笑,眼眶忽然就热了。
2020年,小李和小张领了结婚证。
红彤彤的喜糖递给房东那刻,老伯笑得比新人还欢喜。
小张犹豫过要不要换大点的房,小李却直摇头。
几年相处下来,早上出门前大爷递来的热豆浆,雨天窗口备好的干毛巾,这些暖心细节早刻在了心里。
最后小张也搬进次卧,和妻子挤在不到十平米的小屋。
邻居们看着稀奇:爷叔家里哪来这么热闹?
大爷总笑吟吟回说:“这是我两个小囡!”
两年后家里更是热闹,小李生了白白胖胖的女儿。
粉团子似的娃娃整天咯咯笑,大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老人清早去公园锻炼,手里攥的净是孩子的小玩意儿。
看着小李夫妻工作忙,他主动担起带娃的事。
奶娃娃半夜哭闹,他披衣起来轻声哄着,孩子爱吃鱼又怕刺,他就眯着眼把鱼肉刮得细碎。
小囡囡最黏房东爷爷,每次被老人抱着哼小调,不一会儿就睡得香甜。
小张常念叨:“叔抱孩子一站半小时,比我们都耐得住性子。”
如今七年光阴如水流过这间小屋。
当初的租客与房东,早已成了拆不散的一家子。
大爷的老伴2017年过世后,家里本是冷锅冷灶。
自从这对小夫妻闯进他的生活,阳台重新挂起了晾晒的小衣裳,冰箱里总有贴了便签的剩菜。
小李夫妇省吃俭用想着往后安家,但更放不下的,是老人抱着孙女时眼睛里的光亮。
有人出主意让娃娃认个干亲,小张却说:“不必走那形式,真心换真心才最重。”
这事传到网上,多少人湿了眼眶。
有人想起自己租房的往事:买首付差三万块,房东阿姨二话不说抹了零头。
有人说起邻家孩子国外念书,回国时把孤单的房东奶奶接到老家照顾。
大上海人来人往,最暖不过将心比心。
那间弄堂老屋里的灯光,日复一日安静亮着,照着一老两少围桌吃饭的身影,照着小囡囡揪着爷爷胡子撒娇。
日子未必富足,可那份温透进骨子里的真情,却让钢筋水泥的城市,长出了最柔韧的家常。
真心待真心,再冷的寒冬也冻不熄灶膛里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