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7月7日报道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 提到石墨电极,也许不少人想到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工业耗材,在实际产业中它却是炼钢电炉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 传统高炉炼钢方式污染大、能耗高,现在全世界都在推崇用电炉炼钢减排,用的正是石墨电极,每一炉钢都离不开电极承受上千度高温的电流冲击。 电极纯度高、强度大、杂质少,是保证炼钢质量和绿色转型的关键,随着全球钢铁业走向低碳、智能,石墨电极变得更加举足轻重。 石墨电极的价值远远不止于钢铁,它在新能源、军事、核工业里同样重要,拿锂电池举例,作为电动车和储能行业的动力源,电池里面的负极材料主要就靠高纯度石墨,中国向全球提供大多数的天然和加工石墨,已经成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基础。 核反应堆对石墨材料纯度和耐高温的要求非常苛刻,用作核反应堆的内衬和中子慢化剂,更前沿的领域里,导弹鼻锥或高超声速武器的关键部件,也要靠高端石墨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这些背后都隐藏着对顶级石墨电极的强烈需求。 中国在石墨及石墨电极的行业地位无人能够替代,全球七成以上石墨出自中国,在高端石墨电极等领域更是“一家独大”。 美国、日本、韩国、欧洲不少发达国家高度依赖中国的进口,无论是炼钢企业,还是新能源电池巨头,对中国的依赖几乎到了根本没法快速替代的地步,尤其是高纯度、超高功率这些“顶配”石墨电极,欧美、日韩本土产量微乎其微。 2023年,中国正式对部分石墨产品建立了出口许可制度,不分国家一视同仁,所有相关产品出口都要申报、审核、拿到许可。 这项措施立刻引起了国际市场波动,许多下游厂商陷入原料焦虑,矿山投资、海外开采、工厂延链等应对手段成了热议,但现实是国外能自给的寥寥无几,再加上高端石墨冶炼消耗大、污染重,过去不少国家主动退出了相关产业,反而令自己在全球高端制造业中陷入被动。 面对政策变化,全球市场第一反应就是石墨价格上涨,部分企业被迫提前备货甚至囤货,供应吃紧成了炼钢、电动车、动力电池、新能源等各行各业共同的“心头病”。 随着全球低碳炼钢和新电池产业扩张,对高端石墨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供需缺口反而加剧,很多发达国家开始警惕,纷纷把石墨和稀土、锂这些材料一样,看作战略重点。 这种高度依赖中国的格局,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全球选择中国石墨原材料主要是因为品质好、价格低、供应快,,一旦中国加强调控,原有的便利供应和计划全都二次上锁、无法绕过,石墨这类基础材料的“不可替代性”被全行业重新认识。 随着地缘矛盾与产业安全议题升温,全球范围内原材料争夺正加剧,高技术、绿色转型浪潮下,对关键资源的争夺、对供应链安全的控制,成为各国布局未来制造业竞争的主战场,石墨电极虽然名声不如芯片、锂电池响亮,但它的战略地位正快速变得突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信息: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日本对华石墨电极作出反倾销终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