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30多万泰国人涌入中国,却打着旅游的“幌子”,实则另有目的!不吃美食,不参观景点

30多万泰国人涌入中国,却打着旅游的“幌子”,实则另有目的!不吃美食,不参观景点,竟然都不约而同的做了同一件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对泰国实施免签政策之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街头悄然出现了奇特的景象,航班上成群结队的泰国游客降落在浦东、首都机场,拖着行李箱在人群中穿梭,他们并没有流连外滩夜色,也没有停下脚步去排队吃闻名世界的小笼包或烤鸭。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几乎同时选择了同一条线路,从机场直奔市中心的购物商场,一场看似普通的旅行背后,隐藏着另一番目的。 商场里接待台前的电子屏上不断闪过航班时间,身边则挤满了操着泰语交流的人群,他们不约而同聚集在几家玩具店门口,尤其是那家陈列着一排排小巧可爱盲盒的柜台,玻璃橱窗里摆放的并非珠宝首饰,而是一只只神情各异的玩偶。 队伍里可以看到穿着校服的青少年,也能看见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人甚至拖着登机箱直接排队,生怕错过了限量款的上架时间,店铺狭小,很多顾客席地而坐,手里摇晃着新买的盒子,倾听里面晃动的声音,试着猜测隐藏其中的款式。 店员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柜台后面的纸箱一箱箱堆满,新的款式一开箱就被抢购一空,有人一次结账几十个,付款时神情从容,似乎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生意火爆到附近其他商户都忍不住侧目,餐饮、服装、化妆品专柜的店员隔着走廊看着那条长队,脸上写着羡慕与疑惑。 这股热潮的源头是一种名为泡泡玛特的潮流玩具,尤其是其中一个名叫拉布布的系列,它有着尖尖的耳朵、略带狡黠的表情,在年轻人眼里既怪异又可爱,正是这种独特设计,在泰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收藏风。 不同于以往对中国商品只追求价格低廉,如今在曼谷的潮玩爱好者群体里,拥有这些玩偶已经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社交媒体上晒出的收藏照片,引来无数点赞和评论,明星、网红也纷纷加入这一阵营,甚至在一些二手交易市场上,国内卖不到百元的盲盒,能够被炒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 巨大的价差和稀缺性,驱动了大量泰国游客亲自飞到中国,他们精打细算,算出机票加住宿的花费依然不及在本地买同样数量玩偶的成本,于是免签政策成了他们大规模行动的催化剂。 航班上的乘客,有人特地把行李箱清空,只为能装下更多战利品,有些人甚至会在店里用手机直播,镜头对准一只只玩偶,另一头的观众不断发送留言,请求帮忙代购。 这种看似单一的购物热情,却意外带动了整个商圈的消费,游客们排完长队买玩偶后,往往会在附近餐馆用餐,或者顺路逛一逛潮牌专柜。 商场的管理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趋势,开始准备泰语标识,培训员工学习简单的问候语,提供更加方便的支付和退税服务,让这些远道而来的顾客感受到便利与欢迎。 短短几个月,这样的场景不断重复,成为城市里一道特殊的风景,看似普通的小玩偶成为跨国旅行的理由,也让人看到文化和消费的奇妙结合。 对泰国年轻人而言,买到心仪的玩偶是一种参与潮流的证明,对中国设计者而言,这意味着创意产品正走向世界,摆脱了曾经只是代工的印象。 这股热潮不仅仅是一时的时尚,它正在悄悄改变旅游的意义,旅行不再只是景点和美食的代名词,它可以因为一种热爱而启程,可以因为一份收藏而穿越国界。 商场里被抱在怀里的每一个小玩偶,都像是文化交流的纽带,串联起两国的年轻人,让他们在拆开包装的那一刻,分享同样的惊喜和满足,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加入这样的队伍,用另一种方式见证中国创意的魅力。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新闻坊——《意外了!30万泰国人扎堆来上海"轧闹猛"!原来都是冲着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