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49年,毛主席家来了客人,但是卫士不认识,两个人就吵了起来,毛主席问怎么回事

1949年,毛主席家来了客人,但是卫士不认识,两个人就吵了起来,毛主席问怎么回事,卫士说:“有一个姓贺的女人闯了进来,非要见你。”

1949年的中南海,卫士拦着一位风尘仆仆的江西女子急得满头汗。两人争执声惊动了屋内的毛主席,他放下文件问怎么回事,卫士赶紧报告:“有个姓贺的女人硬闯进来,非要见您!”毛主席心头一震,脱口而出:“快请!”

来人是贺怡,既是毛主席的弟媳(丈夫毛泽覃是毛泽东亲弟),又是小姨子(姐姐贺子珍曾与毛主席结婚)。

她刚踏进门,眼圈就红了,劈头一句质问冲口而出:“主席,我问你,你还是不是我姐夫!”

这话里裹着十几年积压的委屈,当年贺子珍在长征途中为掩护战友被敌机炸成重伤,体内残留十七块弹片,后因伤病折磨远赴苏联治疗,与毛主席的婚姻就此搁浅。

如今革命胜利了,姐姐却孤身飘零,贺怡是为姐姐讨个公道来的。

毛主席沉默片刻,没有责怪她的冲撞,只沉沉叹道:“见面就吵架,不好吧?”他太清楚贺怡心里的苦。

贺家与毛家早已血脉交融:大哥贺敏学是井冈山元老,曾与毛主席并肩开辟根据地;贺怡的亲妹妹贺仙圆被敌人杀害;弟弟贺敏仁在长征中被误杀;而她自己的丈夫毛泽覃,更是在十四年前血染红土。

1935年4月那个阴冷的凌晨,毛泽覃率游击队藏身瑞金黄鳝口的破纸槽屋。

叛徒引着敌军摸上山时,他一把推开战友:“你们快撤!我掩护!”子弹穿透他的胸膛前,他掏出珍藏的红星奖章奋力抛进草丛,那是他因战功卓著获得的荣誉,绝不让敌人玷污。

当地百姓杨远懋三兄弟冒死捡回他被敌人割下的头颅,凑钱买了棺材,将他葬在和尚墓堆。那一年,他年仅二十九岁。

“二哥(毛泽民)和楚雄呢?”毛主席突然问起另两位亲人。

贺怡茫然摇头,却听见更残酷的答案:“他们在新疆和陕南牺牲了。”

贺怡当场痛哭失声,毛主席把茶杯推到她面前,声音沙哑:“我们家为革命死了多少人啊……活着就是万幸。”

这不是客套话,毛家六位亲人为革命捐躯,贺家也献出三条生命。革命账簿上,两家用血写满了牺牲。

临别时,毛主席托贺怡办最后一件事:去上海接回女儿李敏。

贺怡郑重应下,谁也没想到,这竟成永诀。

1949年冬,她驱车到江西吉安寻找毛主席与贺子珍失散的儿子“小毛毛”(长征前托付给老乡的孩子),途中车辆失控翻坠。

当村民从扭曲的车厢里拉出贺怡时,她怀里还紧攥着寻亲资料,年仅三十六岁。

贺子珍余生大多在上海养病,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与毛主席秘密相见,竟成最后一面;大哥贺敏学虽战功赫赫(指挥渡江战役第一枪),晚年却清贫得连瘫痪的妻子都无力照料,直到1977年才申请调回女儿帮忙;而被贺怡寻回的毛家子弟贺麓成,隐姓埋名成为导弹专家,用科技报国的方式延续父辈理想。

中南海那场争吵过去七十年后,瑞金城郊的毛泽覃铜像依然挺立,碑座上邓小平题写的“毛泽覃同志纪念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当年杨远懋兄弟冒险埋骨的和尚堆旁,村民自发建起7.5米高的纪念碑,7.5米纪念牺牲七十五载,2.9米铭记他二十九岁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