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50年,恩施分区司令员王定烈乘车去剿匪,途中得知参谋在出发前打了电话,感觉不

1950年,恩施分区司令员王定烈乘车去剿匪,途中得知参谋在出发前打了电话,感觉不对劲,下令原路返回。第二天,侦察科长说:“昨天幸亏回来了,一股土匪在半路埋伏,要伏击你。”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局势趋稳,但部分地区匪患仍猖獗,威胁新生政权与人民安全。 湖北恩施地区,因复杂险峻的山地地形,成为众多土匪残余势力的盘踞地。 这些土匪成分复杂,包括担心清算的国民党残兵、长期为祸的惯匪及顽固分子。 至1950年初,恩施土匪武装已膨胀至万余人,气焰嚣张。 1950年,建国未满一年,恩施发生骇人惨案。 七十多名派往当地工作的党员干部惨遭土匪杀害。 为铲除匪患、恢复秩序、保障人民安全,剿匪任务迫在眉睫。 时任湖北恩施军分区司令员的王定烈临危受命。 王定烈深知任务艰巨。 恩施土匪占山为王,自封“土皇帝”,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更常将罪行栽赃共产党,误导百姓,损害党的形象。 分析敌情后,王定烈认定盘踞来凤县的土匪势力最大、危害最烈,堪称“蛇之七寸”。 他决心集中兵力,击溃其主力,余匪便易解决。 制定初步计划后,王定烈决定亲赴来凤县指挥所商讨作战部署。 为保密轻便,他只带两名参谋尤连富、耿延明随行,乘普通吉普车低调出发。 途中,王定烈凭多年征战养成的敏锐直觉,突感不安。 他反复思索,意识到致命漏洞。 土匪盘踞多年,拥有不逊正规军的装备,其情报网络很可能发达。 己方与指挥所间的频繁电话联系,极可能已被监听! 想到此,王定烈惊出冷汗,立即厉声命令:“马上掉头!原路返回!” 尤、耿二人虽不明就里,但深知司令员从不无的放矢,立刻执行。 返回驻地,王定烈解释担忧。 土匪或已通过监听得知此行时间路线,正张网以待! 三人后怕不已。 经紧急商议,王定烈决定将计就计。 他们故意按兵不动三天麻痹敌人。 三日后秘密出发,悄然抵来凤指挥所。 负责人见其平安,长舒一口气,证实了判断。 土匪确曾在路上设伏,因他们未到而撤。 王定烈立即制定新方案:利用土匪监听,通过电话发布假情报。 他故意在电话中透露兵力不足,只能分三路“围剿”,其中一路兵力“薄弱”。 监听土匪信以为真,认为此乃突围良机。 他们连夜纠集来凤主力两千余人,猛扑“薄弱环节”,企图撕口逃窜。 殊不知,此乃王定烈“请君入瓮”之计。 他早将主力秘密埋伏于土匪选定的突围路线上。 土匪一头撞入伏击圈,解放军以逸待劳,猛烈攻击。 两千多土匪被歼或被俘,来凤匪患遭毁灭性打击。 此战以最小代价获最大战果,彰显王定烈军事智慧。 剿匪亦是争取民心、瓦解敌营的政治工作。 王定烈深知土匪中不乏被“逼上梁山”的贫苦百姓。 他采取区别政策,组织俘虏互检,对血债累累的匪首骨干,在受害百姓见证下公审处决,平民愤彰正义。 对情节较轻、有悔改意愿的胁从者,给予教育改造、重新做人的机会。 同时,王定烈令部队大力开展群众工作。 少数顽固分子拒不投降,继续顽抗。 对此,王定烈毫不手软,亲率部队翻山越岭,清剿残匪,逐个山头扫荡,坚决消灭。 在王定烈正确领导及军民共同努力下,剿匪势如破竹。 1950年至1951年6月,恩施军分区共消灭土匪武装七十多股,基本肃清匪患。 饱受蹂躏的百姓终可安心生产生活,无需再组织村寨联防日夜提防。 1951年8月1日建军节,恩施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这是当地解放后百姓度过的最安心欢乐的节日。 军民联欢会上,一位99岁土家族老人激动地拉着王定烈的手说:“感谢你们剿灭土匪!我这么大岁数,以前怕土匪报复,一直不敢承认是土家族人。今天,我终于敢堂堂正正说出来了!” 老人肺腑之言,让王定烈感慨万千,更坚定其为民信念。 王定烈在恩施的剿匪实践,是建国初期全国剿匪缩影。 解放军始终坚持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结合,镇压首恶与宽大胁从结合。 剿灭匪患与发动群众结合,迅速恢复社会秩序,赢得民心,巩固新生政权,为国家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信源:(《1950年恩施剿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