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二年的初冬,天气渐冷。岳飞刚扎好营寨,突然小校来报,他的胞弟岳翻被杨再兴一枪挑在马下当场阵亡。面对千军万马从不惊慌的岳元师,不由得心里一颤,他极力控制自己悲痛心情,只是淡定地问了一句:张宪、王经何在? 岳飞刚在郾城北二十里处扎下营寨,金兵铁骑扬起的尘土还在天边翻滚。夕阳将中军大帐染成血色,亲兵们正忙着竖起帅旗,忽然一匹快马冲破辕门,马背上小校滚鞍落地,铠甲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 这场景让帐前亲兵都捏了把汗,往常就算金兵杀到眼前,岳元帅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小校跪在帐前声音发颤:"禀元帅,岳翻将军在颖昌巡营时遭遇杨再兴,三十回合后被挑落马下......" 话音未落,案上烛火猛地一晃。岳飞扶在帅案上的手背青筋暴起,指节捏得发白,案角竟被生生按出五道指印。帐外战马似乎感受到什么,不安地嘶鸣起来。 亲兵们从没见过这样的元帅,去年在牛头山被金兵围困三天三夜,他照样谈笑风生;今年春天军中闹瘟疫,他亲自给病卒煎药也没露过疲态。 此刻岳飞却盯着烛火出神,火苗在他眼底跳动,恍惚间映出二十年前汤阴县的小院,那时岳翻才到他肩膀高,总缠着兄长教枪法。 "张宪、王经何在?"岳飞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吓人。 小校额头抵着地面:"二位将军已带三百轻骑追出去了,杨再兴往临颍方向......" 话没说完就被马蹄声打断,亲兵掀开帐帘,西北方夜空被火把照得通红,隐约传来喊杀声。 这杨再兴原是曹成部将,使一杆丈八铁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去年岳飞平定曹成时,曾亲自阵前劝降,杨再兴却单骑突围而去。 没想到如今竟在阵前斩杀岳翻,这背后恐怕不简单。 金兀术最近在开封集结重兵,伪齐刘豫的探子也在颍河一带活动,杨再兴突然现身绝非偶然。 岳飞抓起沥泉枪走出大帐,夜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他想起出征前母亲在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此刻火辣辣地发烫。 中军帐前,值夜的士卒不约而同挺直了腰杆。他们看见元帅翻身上马时,枪尖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寒芒,像要把夜幕撕开似的。 "传令张宪不可深追。"岳飞勒住战马,"杨再兴枪法得自杨家将真传,王贵带神臂弓手沿颍河设伏。" 亲兵刚要传令,又听元帅补了句:"要活的。"这三个字咬得极重,战马都惊得人立而起。 没人敢问元帅是否要亲手为弟弟报仇,只见他调转马头奔向箭楼,黑色披风在夜色中猎猎作响,像面永远不倒的旗帜。 此时三十里外的荒滩上,张宪正盯着地上杂乱的马蹄印皱眉。 杨再兴的马蹄铁特殊,前掌钉着燕尾形的铁刺,可这些蹄印深浅不一,分明是有人故意伪装。 王经突然指着远处树丛:"火把!"话音未落,一支响箭带着哨音划过夜空,正是岳家军遇伏的警报。 历史总是充满奇妙,后来郾城大捷的捷报里,岳翻的名字只在阵亡名录中出现过一笔。倒是杨再兴被生擒后,岳飞亲自为他松绑的故事流传甚广。 有人说那夜元帅在箭楼上站到天明,也有人说看见他对着北方敬了三杯酒。 唯一确定的是,当晨雾散去时,岳字帅旗依旧在城头飘扬,只是旗角多了道不起眼的裂痕,像是被枪尖挑破的。 信息来源: 《宋史·岳飞传》 "岳飞治军思想研究" 军事科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