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37年,一名日军间谍,偷偷潜入山西宝宁寺,发现庙里做法会时,竟挂满明英宗御赐

1937年,一名日军间谍,偷偷潜入山西宝宁寺,发现庙里做法会时,竟挂满明英宗御赐的精美神像古画,便立即通知日军大部队前来抢夺! 1937年,抗日战争刚打响,日军不光忙着占城池,还惦记着抢中国文物。那年头,日本军部专门派了不少间谍混进中国各地,盯着值钱的古董。这次的主角是个叫山本浩二的家伙,化名“李长福”,在山西晃荡。他是大阪人,家里穷,从小练过武,还学了中文,能说一口山西话,伪装起来没人怀疑。4月初,他被派到右玉县,表面上是查八路军动静,实际上也顺便找点文物给上头交差。 右玉县在山西北边,挨着内蒙古,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文化底子也厚。宝宁寺是当地的大寺,建于明朝,占地三万多平米,香火一直没断过。寺里最宝贝的是一套明英宗御赐的水陆画,总共136幅,全是丝绢画的,画着佛教里的佛菩萨、罗汉啥的,线条细腻,颜色鲜艳。听说这套画是明朝皇帝赏给寺里的,专门用来做法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高得离谱。 4月8号是佛诞日,宝宁寺照例办水陆法会,挂出这些画给信众看。那天人多得挤不动,山本浩二也混了进去。他穿得破破烂烂,装成个普通香客,手里还拿个账簿假装记东西。其实他眼睛贼得很,一进大雄宝殿就瞄上了墙上的画。那些画在烛光下闪着金光,他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货色。凑近了瞧,画上有宫廷题记,他心里更有数了——这可是明朝皇帝的东西,弄回去能让上头乐开花。 他没敢多待,怕露馅,记下画的数量和位置后就溜了。回到镇上的窝点,他掏出无线电,给日军指挥部发了封密电,说宝宁寺有批明代御赐古画,数量多、价值高,建议赶紧派人抢。日军上头一听,觉得这事儿靠谱,马上派了支30人的小队,带上卡车和枪,打算9号凌晨动手。山本浩二也没闲着,继续在附近盯着,确保计划不出岔子。 可日军算盘打得精,宝宁寺也不是吃素的。寺里有个护法居士叫侯维成,是当地有名的人物,管着寺庙的事,对水陆画看得跟命根子似的。8号晚上,有个和尚跟他说,法会时有个陌生人在画跟前转悠,鬼鬼祟祟的。侯维成一听就觉得不对劲,联想到最近日军活动频繁,估计是要对这些画下手。他没犹豫,当机立断要保住这批国宝。 当天夜里,侯维成带着几个和尚和十几个信得过的村民开了个紧急会,决定把画转移走。他们挑了绥远,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那地方偏僻,日军还没完全控制,相对安全。半夜月黑风高,他们把画从墙上摘下来,小心卷好,用布包着装进木箱,再搬到三辆骡车上。队伍趁夜出发,走小路躲巡逻,路上还下了大雨,一辆车陷进泥里,三幅画丢了,没找回来。不过剩下133幅总算运到了绥远,藏进一个秘密仓库,侯维成还派人守着。 9号早上,日军小队杀到宝宁寺,发现啥也没捞着,画早没了影。他们气得在寺里翻了个遍,又去附近村子搜,还是空手而归。山本浩二一看这情况,知道抢画是没戏了,只能继续干他的间谍活儿。几年后,1945年日本投降,他被抓了,因间谍罪被判了死刑。 侯维成这事儿干得漂亮,乡亲们都佩服他。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水陆画交给了国家。1955年,这批画被送到山西省文物部门,现在躺在山西博物院里,成了研究明代艺术和佛教的宝贝。至于那三幅丢了的画,下落至今没人知道。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日军想抢咱的东西,没得逞,反倒让咱中国人显了把能耐。山本浩二这种人,干的不是啥光彩活儿,就是个冷血的掠夺工具。而侯维成他们,用行动保住了民族的根,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