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纪越大越佩服刘备呢?老三国中有这样一段,徐庶突然接到母亲被曹操扣押的信,内心万分挣扎,既不舍得离开刘备这个明主,又忧心自己母亲性命。 刘备虽然非常不舍,却仍强忍悲痛说,“明天相送”。一旁的孙乾冷静分析,军师掌握了太多的核心军情,一旦投曹,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曹操若真杀了徐母,反倒会让徐庶死心塌地为你效忠报 仇。 话音未落,刘备一声大喝“不可!”吓得孙乾一啰嗦,然后刘备斩钉截铁的说,“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母 子之道,不义也。我宁死,不为此不仁不义之事!” 你想想看,假如你的公司在危难关头,高管因家人要跳槽去对手那儿,你敢放吗?可刘备就敢,他坚守道义高于功利的抉择,彻 底感动了徐庶。 因此,徐庶离去前,不但立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还主动向刘备推 荐了比他更厉害的孔明。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但随着阅历增长才越发懂得,刘备在巨大危机下依然坚守仁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关羽遇害后,汉昭烈帝:“朕不为弟报 仇,虽有万 里江山,何足为贵!?” 临终前给刘禅的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图文素材源自网络,侵必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