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阵风没被击落?印媒:歼-10击落的是诱饵!结果又一架飞机坠毁! 这话听着像那

阵风没被击落?印媒:歼-10击落的是诱饵!结果又一架飞机坠毁! 这话听着像那么回事,仿佛只要嘴硬不认,就能把那架战机消失的事翻篇。可第二天,拉贾斯坦邦的沙漠上空就传来爆炸声 , 一架 “美洲虎” 战机一头扎进地面,两名飞行员没来得及弹出座舱。 这不是印度空军今年第一次出这种事。三个月前,一架米格 - 21 在训练时失控坠毁,飞行员跳伞受了重伤。再往前数,去年年底,一架苏 - 30MKI 在执行任务时突然失控,一头栽进孟加拉湾,搜救队找了半个月才捞到残骸。 算下来,过去十年里,印度空军摔掉的战机快够编成一个飞行团了。米格系列是重灾区,光是米格 - 21,就摔了不下 50 架,被军迷戏称为 “飞行棺材”。可现在,连 “美洲虎” 这种不算太老的机型也开始频繁出事,就不能再用 “机型老旧” 当借口了。 “美洲虎” 是印度空军的主力攻击机之一,从英国引进技术后在本土组装,服役了四十多年。按说这么多年下来,维护保养的流程早该摸透了。可实际情况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修过的 “美洲虎”,出事概率比没修过的还高。有报告显示,这家公司经手的战机,坠毁率超过 60%。去年有架 “美洲虎” 刚做完大修,上天没半个月就掉了下来,事后调查发现,是发动机里的一个零件装反了。 不光是维修糊弄事,零件供应也乱得很。印度空军的战机来源太杂,有俄罗斯的苏 - 30,法国的阵风,美国的 C-17,还有本土造的 LCA。每种机型的零件标准都不一样,有时候为了凑数,维修人员会把不同型号的零件混着用。去年那架苏 - 30 坠毁,就是因为用了国产的劣质轴承,高速旋转时突然断裂。 训练问题也藏不住。印度空军的飞行员每年飞行时长不到 150 小时,比美军的一半还少。模拟训练设备更是稀缺,很多飞行员只能靠地面沙盘推演,上天后遇到突发情况根本反应不过来。有次一架米格 - 29 在降落时,起落架突然失灵,飞行员慌了神,忘了可以用机腹迫降,硬是等到燃油耗尽,眼睁睁看着战机摔在跑道尽头。 更让人费解的是,印度空军引进的先进战机也没逃过坠毁的命运。2019 年,刚服役没多久的阵风战机在一次试飞中,因为航电系统突然失灵,差点坠毁,还好飞行员经验丰富,硬是把失控的战机拉了回来。去年,另一架阵风在演习时,导弹发射系统出了故障,一枚训练弹卡在发射架上,差点在着陆时爆炸。 这些事凑到一起,就不难发现,印度空军的问题不在某一款机型,而在整个体系。引进的技术消化不了,本土生产的零件质量不过关,维修人员培训跟不上,飞行员训练时间又不够。就像一栋地基没打牢的房子,外表再光鲜,也架不住一阵风吹。 印媒忙着炒作 “诱饵” 论的时候,大概忘了一个基本事实:不管是被击落还是自己坠毁,损失的都是印度空军的战斗力。阵风是先进,可如果连最基本的出勤率都保证不了,就算引进再多,也成不了气候。 现在,“美洲虎” 坠毁的残骸还在沙漠里躺着,调查人员正在一点点拼凑事故原因。大概率又是老问题 , 要么是零件故障,要么是维修失误。印媒与其纠结 “诱饵” 的真假,不如多关注这些实实在在的漏洞。毕竟,战场上的胜负从来不是靠嘴硬决定的,能让战机安安稳稳飞上天,平平安安落下来,才是真本事。 说到底,印度空军现在最该做的,不是找借口掩盖问题,而是踏踏实实补短板。不然,就算引进再多先进机型,也只是给坠毁名单再添几个新名字而已。 信息来源:当地时间 7 月 9 日下午,印度空军一架 “美洲虎” 战机在执行例行训练任务时,坠毁于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丘鲁市附近。印度空军随后发表声明,确认了此次坠机事故,并表示机上两名飞行员均在事故中不幸遇难,目前暂无民事财产损失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