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乌克兰的情报部门又爆出一个重大消息,据彭博社的报道,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

乌克兰的情报部门又爆出一个重大消息,据彭博社的报道,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透露俄罗斯现在多达40%的弹药都来自于朝鲜,其中不仅仅是普通的弹药,甚至也包括了弹道导弹、火箭弹等。

事情的关键在于俄罗斯的弹药供应链。自西方制裁以来,俄罗斯本土军工产能严重受限。北约情报显示,俄军每月消耗炮弹约 25 万枚,而美国和欧盟拼尽全力每年也只能生产 120 万枚援乌,仅为俄军产能的三分之一。

这种巨大缺口迫使俄罗斯将目光投向东方 —— 朝鲜不仅拥有 8600 门火炮和 4800 门火箭炮的庞大库存,其 200 家军工厂还能以极低的成本生产 152 毫米炮弹。

更关键的是,朝鲜采用 “以物易物” 模式,用 300 万枚炮弹换取俄罗斯的 9000 个集装箱食品和 100 万桶石油,直接绕过了国际金融制裁。

朝鲜的算盘打得更精。除了经济收益,他们还在技术层面 “偷师” 俄罗斯。根据协议,俄罗斯向朝鲜提供航天技术支持,帮助其推进卫星发射计划,同时在无人机和导弹制导系统上进行合作。这种交换让朝鲜既能消化库存过期弹药,又能获得梦寐以求的高端技术。

例如,朝鲜派遣的 2.5 万名工人正在俄罗斯无人机工厂组装升级版 “见证者” 无人机,将产能从每月 2000 架提升至 5000 架,这种技术渗透堪称 “一箭双雕”。

国际社会的反应迅速而激烈。美国带头联合 47 国发表声明,谴责俄朝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并威胁扩大制裁。韩国军方更是直接披露,朝鲜通过陆路和海运向俄罗斯输送了超过 6700 个集装箱弹药,其中 KN-23 弹道导弹的射程覆盖整个乌克兰。

但俄罗斯和朝鲜对此均矢口否认,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这是 “西方的政治操弄”,而朝鲜外务省则指责美国 “贼喊捉贼”,试图转移国际社会对其援乌行为的关注。

最具戏剧性的是战场的 “反噬效应”。乌克兰军队最近在扎波罗热地区缴获了一批朝鲜造 M1991 火箭炮,并将其调转炮口对准俄军。这种射程 60 公里的武器虽然精度不足,但凭借低成本优势,成为乌军在弹药短缺时的 “应急方案”。

不过前线士兵抱怨其哑弹率极高,发射时甚至需要操作人员远离炮位以规避风险。更讽刺的是,美国海军在公海拦截了一艘朝鲜军火船,将船上数万枚火箭弹直接转赠乌克兰,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 “武器大挪移”。

这场军火交易的背后,是各方的利益博弈。俄罗斯借此维持战场火力优势,朝鲜通过 “以战养战” 突破制裁,而美国则试图通过舆论战孤立对手。

但真正的输家或许是乌克兰 —— 当俄罗斯用朝鲜炮弹倾泻火力时,乌军每月 2000 枚的炮弹发射量显得杯水车薪。

更令人担忧的是,朝鲜士兵已经以 “志愿者” 身份进入库尔斯克地区,他们不仅参与实战,还在学习俄军的电子战和无人机战术,这种军事协作正在重塑战场格局。

目前,这场 “弹药战争” 仍在持续发酵。随着绍伊古 6 月第二次访朝敲定新增 6000 名朝鲜士兵的部署协议,俄罗斯的火力储备将进一步增强。

而乌克兰所能依赖的,除了西方有限的援助,或许只有战场上的 “逆向操作”—— 用朝鲜武器反击朝鲜的盟友,这种充满黑色幽默的对抗,正将俄乌冲突推向更深的泥潭。

评论列表

hatne
hatne 3
2025-07-12 20:25
经过实战,回去只等指令去收拾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