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说不清了,美国人和英国人前几年还说中国皮蛋是世界上最恶心的食物,现在却突然遭到疯抢,原因竟然是他们最讨厌的那个味。 要知道,这东西以前在外国人眼里可不是这样。 他们瞅着那黑黢黢的壳,剥开后果冻似的蛋白,再闻闻那股特别的味儿,大多直皱眉头。 英国媒体曾叫它“千年蛋”,美国人更直接,把它归到“臭豆”一类,还一度把它列进“世界最恶心食物”榜单。 有个美国博主早年尝了一口,表情夸张得不行,说那味道像是“走了歪路的蛋”,这段视频当时还传开了,引得不少人对皮蛋敬而远之。 甚至有过意大利警方查扣华人店里的皮蛋,理由是觉得“不适合人吃”,连以胆大著称的贝爷,面对皮蛋都面露难色。 转折是怎么来的呢? TikTok上渐渐有外国人开始尝试皮蛋,学着咱中国人的吃法,蘸点调料,配着其他食材一起吃。 有博主拍完试吃视频,说那细腻的口感加上料汁,居然“上头”得很。 英国的媒体也跟着报道,说这独特的氨水味下藏着意外的美味。 一来二去,原本排斥的人慢慢放下了偏见,皮蛋的名声也就一点点传开了。 其实皮蛋能有今天的味道,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往早了说,明代有本书叫《竹屿山房杂部》,里面就记载过类似皮蛋的做法,当时叫“混沌子”,是用炭灰、石灰、盐水调在一起,把蛋裹起来腌几天,让蛋黄蛋白混到一块儿。 还有说法是,江苏黎里镇的一个小茶馆里,有人在灶边的柴灰堆里发现了变了样的鸭蛋,蛋白发黑带亮,里面还有松枝似的花纹,尝着味道挺特别,后来慢慢改进成了现在的松花蛋。 到了清朝中期,河北有户程姓人家,把原来用草灰滚蛋的法子改成了料汤浸泡,这才有了“京彩”这个别称。 这么多年过去,皮蛋的制作工艺也在进步。 以前传统做法可能用到含铅的材料,让人有点担心。 但现在正规厂家早改了配方,用锌、铜这些元素来调配,成了“无铅皮蛋”,国家对铅含量也有严格标准,正规渠道买的基本都没啥问题。 再说了,那蛋白上的黑色,是高碱环境下蛋白质和铁反应的结果,松花花纹也是蛋白凝结的正常现象,可不是啥脏东西。 这次美国超市里皮蛋被抢空,背后还有企业的努力。 有厂家为了能把皮蛋送进当地主流超市,准备了各种认证材料,就为了让外国人吃得放心。 他们算准了外国人对皮蛋的好奇心,这步棋显然走对了。 以前因为不了解,皮蛋被贴上各种负面标签,现在接触多了,大家慢慢发现了它的好。 就像咱看外国人吃蓝纹奶酪觉得奇怪一样,不过是饮食文化不同罢了。 如今皮蛋在国外火起来,也算是用味道打破了偏见,这波逆袭,确实给咱传统吃食长了脸。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