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日吉隆坡两场外长会谈,日方提3个要求谈45分钟,与美谈了1小时,释放信号不一般!
一,我们先看看中日外长会谈的情况
当地时间7月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中日两国外长抽出了45分钟进行了会谈,气氛不轻松。
在这次会谈中,日本外相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要求中国加快稀土和磁铁出口许可审批程序。二是涉及东海争议。三是日本反对以武力或胁迫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关于第一个要求,日本外相岩屋毅在会谈中表示,现在日本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希望中方“务必加快出口审批”。
关于第二个要求,岩屋毅强烈关切所谓东海紧张局势,重点提到钓鱼岛周边的“中国军机接近日本自卫队飞机”“中国航母活动范围扩大”“海警船直升机进入日本领空”等一系列事件,还指责中国“单方面开发东海资源”,要求中方“采取应对措施”。
关于第三个要求,他提到中国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演训,说这些不利于地区稳定。
从日方要求看,几乎覆盖了中日之间的三个敏感点:经贸摩擦、领土争议、台湾问题。中方的回应也很有层次,能谈的就谈,该怼的就怼,寸土不让。王外长这次直接把政治文件摆出来,强调“必须严格履行”,明显是提醒日本不要说一套做一套,不光是驳回了日本的第三个要求,更是一次正面反击,让日方无话可说。
总之, 这场中日外长会谈,有分歧、有交锋、有底线。针对日本的要求,中方再次明确了底线,尤其在台湾问题上,把话说得很透,毫不含糊。这45分钟,谈得很值,也谈得很清楚。
二,我们看看中美外交会谈的情况
7月11日,中美外长在吉隆坡进行了首次会谈。我们外长后对媒体表示,认为此次会谈非常有建设性,非常积极。两国有很多方面可以共同合作。
鲁比奥说,他在会谈中传达的主要信息是,中美这两个相互竞争的大国之间存在实现某种战略稳定的机会,而且可能在某些领域展开合作,从而更好地沟通和建立互信。
当被问及今年两国领导人会面的可能性时,鲁比奥表示“可能性很大”,但双方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并达成切实的成果”。
那么中美外长会谈些什么内容?目前还没有公开。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次会谈往往难以达成实质性进展,只要没一拍两散,就算是成功的。
因此,当前的会晤既具有象征意义,也十分紧迫,需要有实质性的成果。中国外长和鲁比奥在吉隆坡的会面,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今天的这场中美双边会晤,从下午三点开始,媒体入场拍照以后,双方随即清场,开始闭门会谈,持续了大概一小时左右,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我们应到看到,过去这段时间,鲁比奥在中美关系的存在感非常低,和他的国务卿身份格格不入,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即便举行了中美外长会,鲁比奥这趟亚太行程,能不能说得上顺利收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双方会面前,鲁比奥仍在抹黑中国,还说要“当面说道说道”。截至北京时间下午5点,会谈应该还在继续,没有传出进一步消息。
据多家外媒报道,当时鲁比奥说,他可能会在见时提出所谓“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俄罗斯”的问题,而且竟然声称,中国明显一直在支持俄罗斯,愿意在不被抓到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给普京提供助力。
看起来,鲁比奥似乎是打算以俄乌议题来栽赃中方,通过“必须当面说道说道”的态度,将会晤定性为“问罪现场”,而非平等对话。如果是这个基调,那不排除他会进一步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挑衅,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美方营造一些心理优势。
但是,美方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也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