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票通过,泰国紧急撤回赌场法案,但为时已晚:佩通坦终究没听进中国的劝告,泰国旅游业已遭重创。 泰国政坛,近日迎来一次震荡式的“回马枪”。7月9日,泰国国会下议院以压倒性优势——253票赞成、65票反对,正式撤回《综合娱乐场所法》修订草案。 这不是普通的立法程序中止,而是一次政策豪赌的中途刹车,背后牵动的不仅是泰国的经济命脉,也深深撼动了中泰双边关系的敏感神经。 这项法案原意是要让赌场和娱乐场所合法化,泰国政府原本算得一手“经济大账”,想借此摆脱疫情后旅游业低迷的困局。 佩通坦政府在今年年初高调推出草案,声称将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多个相关行业的“全面开花”。一时间,赌场话题在泰国政坛风头无两,甚至被包装成“亚洲版拉斯维加斯”的宏伟蓝图。 但世事难料,计划刚推行不久,泰国旅游业就遭遇了罕见的“寒流”。今年1月至6月,泰国接待外国游客不足1300万人,其中中国游客仅有226.5万人次,同比暴跌34.13%。 本应是“报复性出游”的黄金期,却陷入惨淡。旅游收入下降2%,机场集团股价暴跌超54%,整个旅游生态链几乎陷入“休克状态”。 中方在背后早已多次发出明确提醒。今年2月,佩通坦率团访华期间,中方三度重申对泰国放宽赌场政策表示关切。 中国的立场并不含糊,问题也不仅限于旅游形象,更是从跨境安全、灰色产业链风险角度提出劝告。中国游客一向是泰国的“金饭碗”,中方的劝诫既是对游客安全的负责,也是对地区稳定的珍视。 但佩通坦却对这些意见轻描淡写,称中方只是“建议”,并未强烈反对。她坚持认为中国游客减少是“治安问题”,认为绑架、电信诈骗才是游客却步的主因。 这个解释在纸面上或许还算合理,可在现实中却完全站不住脚。社会治安和赌场合法化的双重隐患,早已在中国游客心中构成“危险信号”。 阿努廷,前副总理兼内政部长,也是目前反对党泰自豪党的领袖,在这场风波中频频发声。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佩通坦政府“无视中方劝告”,才是中国游客锐减的根本原因。他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示,若政府一开始就尊重中方态度,或许还能保住这块最大的“旅游金矿”。 这场内部争议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激烈的政治博弈。佩通坦在6月因“通话录音门”陷入风波,被迫暂停总理职务,转任文化部长。 泰自豪党也在同月退出执政联盟,使原本掌权的佩通坦政府瞬间失去多数席位,陷入“跛脚鸭”状态。正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势下,赌场法案突然被撤回,显得格外尴尬。 泰国政府原本试图复制新加坡、菲律宾等邻国的“成功经验”。佩通坦在公开讲话中曾提到,新加坡的赌场只占旅游综合体的10%,却带动了整个经济。可惜她忘了,新加坡的公信力、法治水平和社会管理,与泰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照抄作业”不但没拿到高分,反而丢了自己最重要的客源。 中方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柬埔寨、缅北等地的电信诈骗、人口拐卖等跨境犯罪活动不断滋生,许多都打着“赌场综合体”的旗号。一旦泰国也在法律层面打开这道口子,犯罪集团极有可能借此洗白身份,形成新的黑灰产业链。对中国来说,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打击犯罪的难度。 这次法案撤回,并没有彻底终结争议。泰国政府只是“暂时搁置”,并未承诺永久放弃赌场计划。佩通坦本人至今也未明确表态是否会彻底放弃这一方向。阿努廷则警告,若泰国不能给出明确承诺,就难以真正重建中国游客的信心。 与此同时,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争议也在发酵。佩通坦与柬前总理洪森的通话录音曝光后,洪森父子曾公开批评钦那瓦家族,称其政治未来“难有作为”。佩通坦上任文化部长后,随即以“财政紧张”为由暂停归还柬埔寨20件高棉文物,似有“反击”意味。这场外交角力,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泰国这次“踩刹车”踩得晚了。旅游业已元气大伤,投资者信心受损,游客信任度一落千丈。泰国曾经引以为傲的“微笑国度”形象,如今笼罩在赌场争议和政治纷争的阴影之下。 中方的立场始终明确:不干涉泰国内政,但希望泰国在区域安全和双边合作的框架下,做出有利于稳定和发展的决策。中泰关系本就密切,许多泰国高层本身就是华裔,彼此沟通从来不缺渠道,缺的只是倾听与尊重。 这场风波带来的教训显而易见。经济政策若脱离本国社会伦理,又忽视主要伙伴国家的合理关切,只会适得其反。佩通坦政府的“赌场梦”,不仅未能振兴经济,反而让自己陷入政治泥潭,还差点断送中泰互信根基。 泰国政坛的这场博弈仍未结束,旅游业的复苏也仍需时日。政策可以撤回,但失去的游客、动摇的信心和错失的信任,恐怕不是一纸决定就能挽回的。泰国想要真正走出困局,还需从根本上修复形象、稳定政局、重建与中国的深层信任。此时的每一步,容不得再走偏一步。 [1]泰国政府正式撤回赌场合法化草案 环球时报 [2]泰国下议院表决撤回赌场合法化法案,前副总理:中方曾多次敦促放弃该法案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