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路到空军基地!乌克兰游击队“破袭版图”扩张至俄罗斯本土 2025年7月10日,乌克兰游击队的破坏行动首次深入俄罗斯本土西部的普斯科夫地区。根据乌方发布的视频,武装分子在俄军卡-52攻击直升机旁放置炸药,成功摧毁两架卡-52和一架米-28N直升机。这一行动不仅暴露了俄军后勤的脆弱性,更标志着乌克兰“敌后破袭战”的范围已从被占领土扩展至俄本土。 乌克兰游击队常以农民、商贩等身份渗透敌后,利用手机定位俄军车队,并通过社交媒体实时发布袭击视频。例如,7月10日伏尔加格勒铁路中继站被炸事件中,袭击者伪装成维修工人潜入目标区域。 “乌克兰的‘破袭版图’扩张,本质是‘非对称战争’的终极形态。他们用最小的代价,撬动俄罗斯最脆弱的环节——后勤命脉。” 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后,乌克兰迅速激活了其历史上的游击战基因。与二战不同的是,现代乌克兰的游击战更依赖情报网络和信息化技术。 “扁平化战争”:乌克兰安全局(SBU)主导的“敌后破袭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游击队,而是由特工、退伍军人和民间志愿者组成的“混合力量”。他们通过手机定位俄军车队、无人机侦察目标,甚至利用社交媒体发布袭击视频。 “点外卖式伏击”:亲俄游击队(如“桑第6军区”)和亲乌游击队(如“海妖营”)均采用“实时情报+精准打击”模式。例如,2025年7月炸毁莫斯科铁路枢纽的袭击,就是通过卫星地图锁定目标,再用自制IED(简易爆炸装置)实施破袭。 乌克兰政府通过“全民皆兵”计划,强制要求银行职员、出租车司机甚至教师接受基础军事训练。部分市民甚至自购美制步枪参与“民兵化”行动。 西方国家的军事顾问(如英国特种部队)也参与培训游击队,教授“城市伏击”“电子干扰”等现代战术。 军事战略家李明阳认为:“乌克兰的游击战已进入‘3.0时代’。从二战时期的冷兵器突袭,到信息化时代的精准打击,游击战的核心逻辑从未改变——以弱胜强,但手段却越来越依赖科技。”
猜你喜欢
没想到还能如此的像,这张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啊?
2025-07-11
樱花纷飞如雪舞
小姐姐们的身材都太好啦1
2025-07-11
患得患失好
裴大锤遇到什么事儿了?主动找大姐了吧。裴大锤在兔8里面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敲的
2025-07-09
荣花仙草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