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格局不是一般的大!”浙江,一饭馆老板收留了一名残疾小伙,眼看店里生意不好,老板

“格局不是一般的大!”浙江,一饭馆老板收留了一名残疾小伙,眼看店里生意不好,老板不但没有辞退小伙,反而还给他涨工资,小伙如今月薪2800,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然而老板一番话让人泪目,网友感叹:没这老板连2800也没有! 凌晨五点半,衢州老城区的小巷还浸在晨雾里,小刚已经攥着抹布站在餐馆门口了。 他个子不高,动作算不上利落,擦桌子时胳膊要来回抡好几下才能擦净一块,但每一条木纹里的油渍都没放过。 后厨传来铁锅碰撞的叮当声,老李正颠着勺熬小米粥,白汽裹着米香漫出来,在玻璃窗上结了层薄雾。 这样的早晨,已经重复了四年。 四年前小刚来的时候,老李的餐馆刚熬过一场疫情后的冷清。 那时他揣着一沓皱巴巴的简历,手指因为紧张蜷成了拳头,递简历时手一抖,纸页撒了一地。 老李后来才知道,这沓简历是他跑了二十多家打印店,央求老板便宜两毛钱才印出来的,整整两百份,大多石沉大海。 有次他去应聘洗碗工,店主瞅着他端碗时微微发颤的手,摇了摇头说 “你干不了”。 老李那时也缺人,看这小伙虽然话少,但眼里透着股实在劲,就让他试试。 刚开始确实难,小刚记不住桌号,端菜时总把汤汁洒在袖口,有次还差点把一摞盘子摔在地上。 老李没骂过一句,只是站在旁边慢慢教,“先记靠窗的 1 到 4 号,记熟了再记里面的”。 顾客们慢慢也知道了这孩子的情况,菜上慢了没人催,洒了点汤还会说 “没事没事”。 日子一天天过,小刚慢慢摸到了门道。 现在他不光能端菜收碗,还能帮着择菜、切葱姜,甚至能把老李颠勺溅出来的油点擦得干干净净。 每天晚上关门前,他总要蹲在厨房地上,把瓷砖缝里的菜叶一点点抠出来,拖把拖过三遍才肯走。 老李看在眼里,四年里三次给他涨工资,从最初的一千块,涨到了现在的两千八。 说起来,这两千八在浙江真不算多。 有人算过账,小刚每天从早上十点忙到晚上八点,时薪还不到十块。 可老李的账更难算 —— 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店里一天只来三桌客人,他自己颠勺,媳妇又收钱又擦桌,月底刨去房租水电,剩下的钱还没隔壁送外卖的小伙子多。 即便这样,他也没动过让小刚走的念头,有次媳妇叹着气说 “要不……”,话没说完就被他打断了:“店只要还冒烟,就有他一口饭。” 这话传到网上,有人夸老李心善,也有人嘀咕 “这工资是不是太低了”“是不是在占便宜”。 据了解,智力残疾人的就业率还不到百分之十五,很多企业宁愿每年缴笔保障金,也不愿招一个残疾人。 去年东莞有家电子厂,为了 “优化效率” 清退了十多个残疾工人,补偿金给得倒爽快,可那些人离开时,连车间的门都没敢再回头看一眼。 无独有偶,2023 年秋天,杭州萧山区一个工地,老板发现常来捡废品的聋哑老人其实是附近村里的,就把他请去帮忙看材料,年底结账时一分不少给了十一万,老人攥着钱,对着老板比划了半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