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79年2月,姜利民摸到了越军阵地,越军没有发现他,谁知他突然打开手电筒,越军

1979年2月,姜利民摸到了越军阵地,越军没有发现他,谁知他突然打开手电筒,越军迅速朝他开枪,可越军还不知道,他们已经上当了! “你这是找死啊!”战友急得直跺脚。姜利民却异常冷静,手指稳稳地按在手电筒开关上。彼时,中越边境的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一场改变战局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第三天,解放军某部穿插至越南高平地区。越军依托复杂山地构筑的暗堡群,用交叉火力封锁了部队前进的必经之路。这些暗堡伪装巧妙,白天强攻必然伤亡惨重。上级命令必须在天亮前清除这些火力点,否则整个穿插部队将陷入被动。 姜利民所在爆破组接受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借着夜色的掩护,他带着两名战友向越军阵地匍匐前进。草丛中的露水打湿了军装,尖锐的碎石划破了膝盖,但三人始终保持着绝对的静默。距离越军前沿阵地不足50米时,姜利民突然停下了动作。 “把手电筒给我。”他低声说道。战友瞪大了眼睛:“你要干什么?”姜利民没有解释,只是坚定地伸出手。当手电筒交到他手中时,战友终于明白了他的意图,顿时急得直跺脚。 但姜利民异常冷静。他知道,常规的侦察手段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定位所有暗堡。只有用这种极端方式,才能一次性引出所有火力点。“相信我,这是最快的方法。”话音未落,他猛地按亮了手电筒。 刺眼的光束划破夜空,立即引来越军疯狂扫射。机枪火舌在黑暗中格外醒目,准确暴露了三个暗堡的位置。就在越军注意力被手电筒吸引时,姜利民已经带着爆破筒向第一个暗堡摸去。 姜利民的身体随着子弹的冲击抖动了两下,看着被自己成功骗到的敌人,嘴角留下欣慰的笑容。姜利民的这次行动为部队扫清了关键障碍,使后续部队得以顺利推进。姜利民知道危险,但更清楚自己的责任。 那个夜晚的手电筒光芒,不仅照亮了越军的暗堡,更照亮了中国军人的担当。“相信我,这是最快的方法。”这句朴实的话语,展现了一个普通战士的职业素养,更彰显了一代军人的精神高度。 信息来源: 中国军网英烈纪念堂2014年01月21日|姜利民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