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有个显著的特点,北约和欧盟军援武器弹药越多,乌克兰的伤亡人数就越多,丢失的土地也越多。但为什么泽连斯基就是不愿意停火呢?这里面就有一个说法了。乌克兰现在其实是在为北约和欧盟打仗。北约和欧盟的诉求就是最大限度的消耗俄罗斯的国力。所以他们不在乎乌克兰的得失,也不在乎乌克兰士兵的生命。只要冲突继续下去,就能源源不断的消耗俄罗斯。泽连斯基眼下也彻底沦为了代理人,根本不顾乌克兰本国的利益。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他忠实的执行着来自北约和欧盟的命令,以不计代价的方式,不断的消耗着俄罗斯。 这话听着刺耳,却藏着血淋淋的现实。看看那些军援清单就明白了——欧盟送的155毫米炮弹,刚运到前线就被俄军无人机盯上,整车厢的弹药在铁路枢纽炸成烟花;美国给的“海玛斯”火箭炮,说明书还没翻译完,操作手就被派去炸桥梁,结果成了俄军反炮兵雷达的活靶子。这些武器哪是什么“救命稻草”,更像催命符,逼着乌军拿着新式装备去填战线,死的人自然比以前更多。 泽连斯基不是不想停,是停不下来。去年冬天他私下派顾问去土耳其谈和,刚露个苗头,美国国会就冻结了20亿美元援助,直到他公开否认“停火传闻”才解冻。这就跟牵线木偶似的,线攥在北约手里,想坐下喘口气?先看看身后的援助清单有没有被划掉。他在基辅办公室挂着的作战地图,红蓝色箭头标得密密麻麻,可那些箭头推进到哪,全看西方给的弹药能撑几天。 最让人唏嘘的是乌克兰的年轻人。利沃夫的征兵站早就没人排队了,现在连60岁的老兵都被拉去训练三周就上战场。有个叫安德烈的焊工,去年还在基辅修地铁,今年就在巴赫穆特的战壕里用步枪打坦克,他在日记里写“欧盟的炮弹比我们的命金贵”,这话传到布鲁塞尔,换来的却是“加大军援力度”的声明。北约会议室里的咖啡还冒着热气,讨论的却是“如何让乌克兰多坚持6个月”,好像那些数字背后不是活生生的人。 俄罗斯那边也摸透了这套玩法。你送坦克,我就炸坦克工厂;你派雇佣兵,我就专打雇佣兵营地。去年秋天把赫尔松的桥梁炸断,故意让乌军的西方装备过不了河,眼睁睁看着他们在东岸被围歼。这种“你送多少我毁多少”的消耗战,北约明明看在眼里,却还在喊“乌克兰能赢”,说白了,只要俄罗斯的炮弹还在飞,欧洲的军工股就涨得欢,美国的天然气就能在欧洲卖高价。 泽连斯基的日子也不好过。国内的寡头早就把资产转移到伦敦,议会里一半的议员在偷偷和俄方接触,他能依靠的只有北约给的话筒和镜头。上个月在联合国演讲时,他手里捏着的阵亡士兵名单厚得像本书,可嘴里还得说“胜利就在眼前”。这哪是总统,更像个被推到台前的演员,剧本早就写好了,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笑,全听后台老板的。 这场仗打到现在,早就不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事了。北约要的是俄罗斯流干血,俄罗斯要的是北约退回去,只有乌克兰夹在中间,用土地和人命当筹码。那些堆在边境的军援武器,与其说是帮乌克兰,不如说是给这场消耗战续杯的酒。泽连斯基愿不愿意停火不重要,只要北约的酒还没喝完,这出戏就还得演下去,只是戏台下面,埋的全是乌克兰人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