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我军7名战士被越军包围,眼看突围无望,一个受伤战士誓死不降,他准备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这时班长一把拉住他,说:“别冲动,还没到弹尽粮绝的地步,希望还是有的!”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41军121师361团奉命从高平向安乐穿插作战,部队行走在丛林茂密的峡谷中。 2月21日清晨,浓雾弥漫,大雾天气虽然是一种天然掩体,但同时也增加了掉队的风险。 战斗出现得很突然,361团在行进中遭遇一支越军,顿时丛林中枪声大作,双方在大雾弥漫中交上了火。 但361团有作战任务在身,没有恋战,见好就收,趁着雾气绕行离开,由于行进速度很快,雾气很大,一些战士便没有跟上大部队,其中就有121师361团8连的班长陈书利。 陈书利,1956年生,湖南人。虽然与大部队走散了,但他并没有慌张,和副班长两人边打边追大部队,在中途又遇到与他们同样走失的5名战士,7人组成一个班,在陈的带领下,快速前进。 然而在浓雾散去后,他们忽然遭遇了一支几十人的越军小分队,他们看到陈书利等人只有七人,马上就围了过来,企图要活捉他们。 陈带着队员边打边退,一直退到一处房屋中,得到了暂时的躲避空间。这时,陈扫视了一眼队员,发现有三人负伤,装备上有1支冲锋枪,2支半自动步枪、9发手榴弹,近千发子弹,要想打出去很难。 就在陈思索时,敌人已集中火力不断向房屋扫射,一时间攻势很猛。 一名受伤的战士,名叫胡清祥,他说他死都不会投降,说着就拿出手榴弹,准备与敌同归于尽,陈马上制止了他,说:“大家手上都有武器,还没到弹尽粮绝的地步,消灭一个赚一个,对方虽然火力强,但那些人都是民兵,我们只要能撑住,到了晚上就可以想办法突围了。” 听陈书利这么一说,战士们又提起了士气,他们用屋里的化肥堆成一道防御工事,为了不浪费子弹,专等敌人靠近时才开枪,在陈的指挥下,击退了敌人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打到上午11点时,敌军发起一轮冲锋,在重机枪的掩护下,数人突破防线冲入屋内,不过很快便被陈等人击毙,最终守住了阵地。 但敌人的进攻也越来越凶狠,他们调来迫击炮,对着房屋轰出了一个洞,陈告诉队员们不要出声,对方一定以为他们被炸死了,等到敌人靠近时,再打他个措手不及。 果然,敌人一听里面没了动静,一下20多人围了过来,陈告诉大家等到20米时再开枪,敌人行至20米时,忽然枪声大作,一下打死了8人,其余敌人见状,吓得赶紧往回跑。 这一下敌人更加愤怒了,他们连续炮击房屋,屋子眼看就要被炸塌了,这时,陈书利叫大家写好自己的名字姓名、家庭住址及遗书,鼓励大家血战到底,决不给祖国和人民丢脸。 战士们写完之后,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战斗再次打响,战士们再一次击退了敌人,艰难地撑到了晚上。 在这一天中,他们一共消灭了32人,其中15人是被陈书利打死的。 夜幕降临,敌军也意识到他们会趁夜突围,于是加大了对房屋的炮轰,陈书利不幸被弹片击中,流血不止。 他来不及处理伤口,咬紧牙关先检查了武器,子弹只剩下80多发,其他人也所剩不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再不突围,恐怕就会错失机会了。 于是,陈书利果断决定突围,他们向敌军扔了三颗手榴弹,假意打了数枪,之后七人绕到房后,朝西面跑去。 为了分散敌人注意力,他们决定分头突围。陈书利将队员分为三个小组,他一人为一组,负责掩护其他两个小组突围。 其余两个小组均为三人,由一个没有受伤的战士带两名伤员,并担任小组长,担负掩护工作。 陈书利率先行动,他朝敌人开枪,吸引注意力,越军果然第一时间朝他的方向围了过来,六名战士趁机向相反的方向跑去。 越军紧咬着陈不放,到天亮时,他才甩开敌人,不想疲惫不堪饥渴交加的他一脚踩空,掉进了一个岩洞,随即昏了过去。 等他苏醒后,缓慢爬出山洞,一直向北走去,此时他内心备受煎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找到部队。 就在他胡思乱想时,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激烈的交火声,自己的部队一定在前方,他顿时欣喜若狂,加紧向前赶去。 原来,在他引开敌人后,六名战士顺利找到了大部队,并及时向部队汇报了陈的情况。上级马上派出人员前去搜救陈书利,途中遇到了追捕陈的越军,把他们赶跑后,部队终于成功找到了陈书利。 后来,七名战士都受到记功表彰,七人的名字分别是陈书利、韦程儒、熊武俊、黄志荣、胡清祥、马战社。 其中陈书利、韦程儒、陈武贤三人记一等功;胡清祥记二等功;黄志荣、熊武俊、马占社记三等功。 陈书利作为班长,表现尤为突出,还被授予了战斗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