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让欧洲人彻底明白,原来我们“中国制造”这么重要!今年夏天热浪席卷欧洲,多个国家都在承受着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西班牙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46摄氏度,德国铁路停运,法国1000多所学校停课,然而谁也没想到,欧洲的空调是个“稀罕货”。 今年夏天的欧洲,简直就像被扔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西班牙的街头,柏油马路被晒得直冒油,温度计 “叮” 地一下蹦到 46 摄氏度,连路边的自动贩卖机都热得 “罢工” 了。柏林的地铁里,乘客们挤得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发烫的座椅上,铁轨热胀冷缩变了形,火车直接瘫在轨道上动弹不得。巴黎的家长们举着遮阳伞在校门口排长龙,1000 多所学校因为没装空调被迫停课,孩子们只能跟着老师在树荫底下上 “露天课”,作业本上的字都被汗水洇得模糊了。 按理说,欧洲这么热,装空调不就完事了?可谁能想到,空调在欧洲居然是个 “稀罕货”。欧盟的数据显示,整个欧洲装了空调的家庭还不到 5%,比撒哈拉沙漠里的绿洲还少见。这倒不是欧洲人没钱,而是他们压根儿就没把空调当回事儿。以前欧洲夏天顶多 30 来度,老一辈人觉得吹空调容易得 “空调病”,宁可摇着蒲扇喝冰啤酒解暑。可这几年气候变了脸,高温天一年比一年多,去年 40 度的热浪还没消停,今年直接飙升到 46 度,欧洲人这才慌了神。 这下子,欧洲人彻底尝到了 “没空调” 的苦头。德国超市里的电扇和移动空调被抢购一空,货架上空荡荡的,跟被洗劫过似的。柏林一家空调安装公司的电话都被打爆了,工作人员干脆把电话线拔了,躲在屋里直叹气。更绝的是,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起 “空调地图”,专门标注哪些商场、咖啡馆有冷气,消息一传开,这些地方瞬间变成了 “避暑胜地”,连厕所都挤满了蹭空调的人。 这时候,欧洲人才发现,自己的命根子全攥在 “中国制造” 手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国,全球每三台空调就有两台是中国造的。去年欧洲突然爆发 “空调荒”,中国的空调生产线开足马力,用货轮、飞机往欧洲运,光一个月就出口了几百万台。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中国制造’就是便宜货,现在才知道,没有这些空调,我们全家都得热死在家里。” 不过,欧洲人也不是没想过自己生产空调。可他们的工厂早就因为成本高、利润薄关得差不多了,临时重启生产线根本来不及。再说了,空调的核心部件压缩机、制冷剂,欧洲自己都不生产,还得从中国进口。有个德国议员抱怨说:“我们花大价钱买中国的零件,再高价请中国工人来组装,最后还得高价买回去,这不是赔本买卖吗?” 这场高温让欧洲人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全球化的今天,谁也离不开谁。中国的空调不仅救了欧洲人的命,还让他们看清了自己的短板。有位法国经济学家说得好:“以前我们总想着‘去中国化’,现在才发现,没有中国的供应链,我们连夏天都过不下去。” 看来,欧洲人以后得改改 “傲慢” 的毛病,好好跟中国合作,毕竟,在气候变化面前,谁也不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