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空军买战斗机真是好眼光!先拒了歼-10CE,再签了土耳其“可汗”战斗机,这飞机还没到手呢,又去试韩国的KF-21战斗机了。 有消息称,最近印尼的飞行员组团跑到韩国去试驾KF-21。这个KF-21是韩国和印尼联合研发的四代半战斗机,号称“缩水版五代机”。它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内置弹舱,隐身性能大打折扣。 不过,韩国在研发上倒是挺拼,2023年就通过了“临时作战适应性评估”,2024年还完成了空中加油试验。印尼作为合作方,按理说应该对KF-21很熟悉了,为啥还要专门去试驾? 可能是想看看韩国最新的改进,也可能是在和土耳其、法国的谈判中,拿KF-21当筹码压压价,毕竟他们之前可是跟土耳其签了一份“可汗”战斗机的订单。 土耳的“可汗”战斗机,是其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机,2023年才亮相,2024年年初首飞,预计2028年才能批量生产,印尼充其量算是个“期货买家”。 但奈何土耳其给出的条件挺诱人,不仅技术转让,还承诺把印尼的本土能力融入生产流程。另一方面,印尼可能想通过和土耳其合作,在东南亚地区刷一波存在感,甚至计划未来向其他国家出口“可汗”。 不过,“可汗”目前用的还是美制F110发动机,土耳其说后续会换国产的,但这事儿能不能成,还得打个问号。 而在更早之前,印尼国防部副部长还曾公开表示对歼-10感兴趣,还提到印巴冲突中歼-10的表现是重要考量因素。但最终,印尼还是选择了放弃。 印尼空军的装备一直也都是“万国牌”,从美制F-16到俄制苏-30,再到法系“阵风”,后勤维护本就压力山大。要是再加上歼-10,就得再建一套独立的维护体系,成本高得离谱。 而且,印尼和法国的“阵风”订单早就签了,首批6架2026年才交付,人家法国还承诺帮忙建本地维修中心,这诚意显然更打动印尼。 说到底,印尼前前后后的这么折腾,背后其实是空军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现役的F-16和苏-30都老掉牙了,出动率不足60%。虽说已经订购了“阵风”,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印尼的国防预算有限,得精打细算。 歼-10CE性价比高,但后勤太麻烦;“可汗”是五代机,但得等好几年;KF-21技术成熟快,但性能有短板。印尼这是想在性能、成本、交付时间之间找个平衡点。 不过,印尼的“摇摆”也有风险。和土耳其、韩国的合作都涉及技术转让和本地生产,要是协调不好,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不管怎么说,印尼空军这波操作,把“以小搏大”的策略玩得挺溜。先拒歼-10CE,逼着法国让步;再签“可汗”,拉土耳其入局;最后试KF-21,给韩国甜头。 至于最终会选谁,还得看各国的诚意和印尼的钱包。毕竟,在战斗机采购这场博弈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