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俄军发射了728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创下俄乌冲突以来“单次空袭武器数量最多”的纪录!乌空军称,俄军此次出动的无人机以“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为主,这种伊朗小摩托的“蜂群战术”让乌防空系统压力山大。 更狠的是,俄军还搭配了6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7枚巡航导弹——前者速度达10马赫,能突破任何现有防空网;后者则精准打击乌军机场、弹药库等关键设施。 乌方宣称“拦截了718个目标”,拦截率超90%,但现实却狠狠打脸:美国卫星监测显示,日托米尔州奥泽尔内空军基地的军火库被炸成废墟,浓烟窜上几十米高空;卢茨克汽车厂的车间被掀了顶棚,存放北约精确制导炸弹的导弹师基地沦为焦土。 基辅州布罗瓦里市的仓库被夷为平地,叉车用的运货木头底座堆积如山,仿佛在诉说“这里刚卸载过一批武器”。 这场空袭的背景,是美俄关系的进一步恶化,7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在白宫放狠话:“对普京很不满意,考虑对俄实施进一步制裁,”他还被曝出曾威胁普京“要炸了莫斯科”,尽管普京“根本不信”。 结果话音刚落,俄军就用728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给出了回应——这哪是空袭?分明是普京在画红线:“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更别想讨便宜,”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俄军空袭当天,美国突然解冻对乌军援,白宫官网挂着“全力支持乌克兰”的声明,155毫米口径火炮弹药和精确制导火箭弹正运往乌克兰,这波操作,像极了“拱火”后再递火把的“双标秀”。 乌军一边宣称“拦截率超90%”,一边却忙着向西方讨要更多防空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喊话:“必须对俄石油实施严厉制裁!” 可现实是,乌克兰多地被炸得一片通红,防空系统早已超负荷运转,有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俄军将“卡霍德”无人机产量提升至每周1000架,未来可能实现“每800-1000架”的连续轰炸——乌军的“数字战”,终究骗不过头顶的导弹。 728架无人机、13枚导弹,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城市的焦土,俄乌冲突打到今天,早已不是“谁更硬核”的较量,而是大国博弈的“提线木偶戏”。 美国一边送武器、一边喊和平,特朗普威胁炸莫斯科,拜登炸北溪,这种“双标操作”比导弹更伤人,因为最终买单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泽连斯基说“俄军突袭正值国际社会推动停火”,可停火哪是靠嘴炮?俄军用无人机生产线给出了答案: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更别想。 而西方政客们,与其在“声援”和“拱火”之间反复横跳,不如想想边境线上那些举着蜡烛等丈夫回家的妇人,想想医院里缺药少粮的重伤员,军工厂机器每多转一天,前线士兵就少活一天;多拖一刻谈判,就多炸碎一片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