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不想停火,不是因为傻,而是他很清楚自己的价值,只有继续打下去,他才是总统,才有权势和地位。一旦停火,他现在所拥有的,都将失去。眼下,泽连斯基已经成为欧洲的代理人。今年以来,欧洲已经给了乌克兰不少的军援。泽连斯基必须将这部分钱花掉。怎么花?自然是持续的战斗下去。个人认为,俄乌冲突至少还得两年,今年,明年都没结束的希望。除非泽连斯基离开乌克兰,或者说乌军彻底失去战斗力!目前俄罗斯,美国,欧洲,乃至泽连斯基都从这场冲突中获利了。唯独倒霉的就是乌克兰的老百姓! 基辅街头的征兵站,每天都有穿校服的少年被推进去。他们手里攥着母亲塞的面包,肩上却扛着比人还高的步枪——这些孩子本该在课堂背单词,现在却要在战壕里记炮弹的型号。泽连斯基的总统府倒是灯火通明,官员们对着军援清单算提成,法国给的“凯撒”火炮,转手就被中间商加价20%卖给前线,差价揣进了谁的口袋?连基辅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跟着总统身边的人做军援生意,半年就能换辆奔驰。 欧洲的“援助”从来不是白给的。德国送了200辆“豹2”坦克,条件是乌克兰把黑海的港口租赁权让给汉堡港集团;法国捐的防空导弹,附带条款是乌克兰的农业公司必须用欧元结算。泽连斯基在布鲁塞尔演讲时哭着说“为自由而战”,转身就签了协议,把国内最大的锂矿开采权给了意大利公司。这些矿产以前能养活半个国家的矿工,现在却成了换武器的筹码,矿工们只能去难民营捡菜叶。 俄罗斯那边,军工复合体的股票涨得比炮弹还快。乌拉尔机车厂的工人三班倒造坦克,月薪比战前翻了四倍,厂长在采访里说“感谢这场战争”。美国更别提了,洛克希德·马丁光是卖“毒刺”导弹就赚了30亿美元,国会里的议员们对着战争预算投票时,口袋里揣着军火商给的支票。他们嘴上骂着“人道主义危机”,计算器却在算下一批炮弹的利润。 最讽刺的是泽连斯基的“地位”。他在联合国大会上拍桌子,回到国内却要看欧洲大使的脸色。有次德国总理打电话让他停火三天,好让欧洲的武器运进来,他二话不说就下令前线暂停进攻,管那三天里会有多少士兵死在俄军的炮火下。他的总统办公室挂着自己和各国领导人的合影,可老百姓在防空洞里骂的,正是这些合影里的人——是他们把乌克兰变成了武器试验场。 乌克兰的冬天快到了。基辅的老人在废墟里捡木柴,怀里揣着儿子的阵亡通知书;敖德萨的渔民划着小船去黑海,却被俄军的军舰赶回来,渔网里捞上来的不是鱼,是未爆的手榴弹。这些人没从战争里拿到一分钱,却要忍受断水断电的日子,看着电视里泽连斯基说“胜利就在眼前”。 那些说“各方都获利”的人,怕是没见过马里乌波尔的母亲抱着被炸死的孩子哭。俄罗斯拿了土地,美国赚了钞票,欧洲巩固了联盟,泽连斯基保住了总统宝座,可乌克兰的老百姓呢?他们的家成了战场,他们的孩子成了炮灰,他们的未来成了别人谈判桌上的筹码。这场仗再打两年?对那些坐在温暖办公室里的人来说只是个数字,对在寒风里躲炮弹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 真要结束这场战争,或许不用等泽连斯基离开,也不用等乌军打光。只要那些从战争里赚钱的人停手,只要那些把乌克兰当棋子的国家收手,只要有人真正问问老百姓想不想要和平。可现在看来,这比让炮弹长眼睛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