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马克龙到英国这个演讲,快笑死了,说英国和法国要联合起来,应对中美的挑战,减少对中美的依赖。关于中国,没什么稀奇的,一直都这些用词,不新鲜,关键是你到英国面前说美国的挑战,英国估计在想,你法国要是早知道有今天,我英国阻止北美独立的时候,你法国为啥支持独立。你法国先把那个为了鼓励美国对抗英国,送给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要回来吧,放到伦敦塔旁边,给英国带来点实际的旅游收入再说! 马克龙这趟英国行,与其说是谈合作,不如说是演了场历史反转剧。当年法国给美国送自由女神像时,怕是没料到两百年后,自己要拉着英国喊“对抗美国”。那尊雕像现在还站在纽约港,右手举着火炬,活像在嘲讽:你们当年费劲帮美国独立,如今倒要合伙对付人家? 英国那边估计也在憋笑。还记得去年美国抢了法国的澳大利亚潜艇订单不?当时马克龙气得召回大使,英国还在旁边偷偷乐,说“欧盟就是搞不定跨大西洋关系”。现在倒好,轮到法国来拉着英国“抗美”,唐宁街的官员怕是私下里翻了无数个白眼——合着你们法国的原则,是看谁当下碍眼就怼谁? 更有意思的是“减少对中美依赖”这话。欧洲的能源账单上,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占了近四成,价格比给亚洲的贵出30%,法国超市里的小家电,六成零件来自中国长三角。马克龙在演讲里说要“建自主供应链”,可台下坐着的英国企业家心里清楚:去年想找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商,最后发现非洲的矿场还是中国企业在运营。 历史这东西就是这么讽刺。法国当年帮美国打英国,是为了削弱老对手;现在拉英国抗美国,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像伦敦塔桥边卖纪念品的老头说的:“他们俩啊,就像俩老头打架,今天好得穿一条裤子,明天就能因为一块面包翻脸,说到底都是为了兜里那点钱。” 真要减少依赖,倒不如先解决眼前的尴尬。法国的核电站里,不少控制芯片还得从美国买;英国的金融城,一半以上的跨境支付得靠中国的清算系统。马克龙演讲时挥着拳头说“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可转头英国就宣布继续采购美国的F-35,法国也没耽误从中国进口口罩——口号喊得响,身体却很诚实。 说到底,欧美这些所谓的“联合”,从来都是临时搭伙。当年对付苏联时抱得有多紧,苏联解体后抢市场就有多狠。现在想靠“抗中抗美”抱团,怕是忘了自由女神像底座上刻的字:“送给我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当年送给美国的自由,如今倒成了自己想摆脱的枷锁,这算哪门子的历史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