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蒙古国为邀请日本天皇德仁祭拜关东军付出了代价。前脚蒙古国宣布日本天皇德仁将访问蒙

蒙古国为邀请日本天皇德仁祭拜关东军付出了代价。前脚蒙古国宣布日本天皇德仁将访问蒙古国,后脚蒙古国六月份出口额就大幅度下降,煤炭多次流拍。据报道,2025年6月,蒙古国共出口产品与原材料总额为65.81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   先说日本天皇这趟访问,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德仁天皇带着皇后6号就启程去了蒙古国,这是日本天皇头一回访问那儿。 本来访问是为了重申两国友谊,可行程里有个环节是去给一座纪念碑献花,纪念二战后死在蒙古国拘留营的日本人。 这些人是谁呢?说白了,就是当年被苏联和蒙古国关押的日军战俘,大概有1.4万名,其中1700人没熬过来。 这事儿在中国等国家眼里可就不那么简单了,毕竟关东军当年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是铁证如山,现在日本天皇跑去祭奠这些人,难免让人觉得是在美化历史。 蒙古国为啥要这么干呢?这就得说到它的“第三邻国”政策了。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就想着平衡中俄的影响,跟西方走得更近。 日本这些年也在拉拢蒙古国,又是给军事援助,又是投资稀土开采,就想着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蒙古国呢,也挺积极,之前还对日本排放核污水表示“理解”,这回又邀请天皇访问,还安排祭奠日军亡灵,摆明了是想借着日本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可这一步棋,明显是没算好。蒙古国经济严重依赖矿产出口,尤其是煤炭,中国是它最大的买家但六月份的数据一出来,出口额直接降了16.1%,煤炭还多次流拍。 这事儿乍一看像是因为天皇访问惹恼了中国,导致中国减少进口。但实际上,事儿没那么简单。 首先,国际煤炭市场的情况也不乐观。2025年6月,虽然纽卡斯尔动力煤期货价格在涨,但世界银行预测全年煤炭价格会下降27%。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也在调整策略,恢复了澳大利亚煤炭的进口,这对蒙古煤炭的市场份额肯定有冲击。 而且,蒙古国国内的煤炭拍卖政策也有问题。2023年,蒙古国就因为反腐把煤炭出口改成了拍卖,结果价格波动大,中国企业不太买账。虽然2024年恢复了对华出口,但六月份的拍卖政策执行得咋样,谁也说不好,价格过高可能也是煤炭流拍的原因之一。 再说运输的事儿,蒙古国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跟不上。中蒙之间铁路口岸就一个,公路口岸也不多,煤炭出口主要靠公路运输,成本高不说,还容易超载,把路都压坏了。 另外,中国的需求也在变。中国现在也在搞能源转型,对煤炭的需求虽然还在,但增速放缓了。而且,中国自己的煤炭产量也在增加。这就意味着,中国对进口煤炭的依赖度在降低,蒙古煤炭的竞争力自然就弱了。 还有一点,蒙古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也不稳定。2023年就因为煤炭出口的腐败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前总统都被牵连了。 虽然现在政府想通过拍卖提高透明度,但政策的不确定性还是让投资者和买家心里没底。再加上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蒙古国的经济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六月份的数据可能就是这些因素叠加的结果。 所以啊,蒙古国这事儿,不能简单地说是因为邀请日本天皇访问导致的。但蒙古国要是想摆脱这种困境,还得好好想想怎么把自己的“命根子”——煤炭出口——弄得更稳定、更可持续,别老想着靠“第三邻国”来撑腰。毕竟,地理上的邻居是搬不走的,得罪了最大的买家,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