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为什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马克思一语道破真相:“犹太人的信仰就是拜金主义和唯利

为什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马克思一语道破真相:“犹太人的信仰就是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 提起犹太人,世界上绝没人不知道:爱因斯坦是犹太人,马克思是犹太人,罗斯柴尔德更是犹太人中的巨富。 可别光看这几位响当当的名字,要翻开犹太民族历史,那就是一部血泪史:公元70年起,犹太人从耶路撒冷被赶出来,流亡2000年;期间被驱逐、屠杀近400次! 怎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 其实,真相一点都不玄乎,马克思早给出了答案:犹太人的信仰核心就是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 1348年,黑死病在欧洲大爆发,人们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瘟疫横扫大陆,死人像割麦子一样成堆,可神父、领主没法解释病因,老百姓更是抓狂:谁干的?彼时传言说,犹太人在井里投毒! 瞬间,各地教堂钟声大作,成千上万犹太人被从家里揪出来,烧死、砍死、溺死。 仅在德国美因茨城,一天之内就有3000多犹太人惨死街头。 可问题是,犹太人真投毒了吗?当然没有!可他们成了最方便的背锅侠——因为他们太另类。 从宗教上讲,犹太人跟欧洲人完全不合拍。 犹太人信奉的是唯一的真神——耶和华,这种信仰在多神教盛行的古代世界中显得尤为突兀。与其余民族崇拜宙斯、奥丁、图腾等多神不同,犹太人坚持一神论,且这种一神论极为排他——他们认为,耶和华只与他们一个民族打交道,其他民族的神祇不过是虚无。 尤其是在基督教开始兴起并逐渐取代多神教的过程中,犹太人的排他性和固守的信仰成为了他们与外部世界之间最大的隔阂。 再说经济上,犹太人的位置又很微妙。 中世纪的欧洲,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法律禁止放贷,但商人打仗、建城堡、造船都需要资金周转,怎么办?犹太人能提供经济支援。 他们不受教义限制,做起放债生意灵活得很。 问题是,放债收息是金融的基本逻辑,可放贷人往往被讨厌:赚钱时,人家说你精明;还不上时,人家骂你狠心。 久而久之,犹太人从金融支援者变成欧洲眼里的贪婪者,这形象固定下来,谁还会喜欢? 犹太人既然经商能耐强,为什么不学着同化?这得看犹太教的“国中之国”思维。 他们在各国建立自己的社区、律法、学校、法庭,所有事情都用犹太法解决。 这一套运作保证了内部团结,却把自己变成社会里的“另类人”。黑格尔就说,犹太信仰自带排他性,与任何多神教或现代普世理念都水火不容。 最要命的,是犹太人太聪明了。别看他们生活在欧洲的贫民窟,但非常重视教育。 等到长大后,犹太人个个都是金融人才。就像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个父亲带着五个儿子,分布在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法兰克福五大城市,结成跨国金融网络,直接给欧洲帝王借钱。 别人借钱还得找当地贵族作保,罗斯柴尔德能让钱在欧洲各国流转。 问题是,穷人和中产阶级看到犹太人赚大钱会怎么想?嫉妒、怨恨、甚至害怕。 再往后,欧洲经济危机、社会矛盾一出现,犹太人往往就被当成“万恶之源”。 比如19世纪末,俄国沙皇治下的波格罗姆运动,一波接一波打砸犹太社区;20世纪,纳粹更是把犹太人问题系统化,创造出“犹太阴谋控制世界”的理论,把仇恨煽动到极致,最终导致600万犹太人在奥斯维辛、特雷布林卡等集中营被屠杀。 有人说,这都是别人的错,犹太人是受害者。可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里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犹太人的生活核心就是“金钱”,他们的宗教精神已变成拜金主义。 他指出:“犹太精神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金钱是犹太人世俗的神。” 这不是马克思随便说说,而是他看见犹太人追逐金钱比什么都重要。 犹太民族在香料贸易、跨地中海航运中都能精准获利,却从未主动融入周边民族文化,反而因强烈的排外性和逐利性,被更广泛地孤立。 2000年的追逐和屠杀像个怪圈:犹太人越聪明、越有钱、越抱团,社会越排斥,逼得他们更抱团、更排斥同化,结果恶性循环。 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犹太人有了自己的国土,可他们的命运反而更复杂:巴勒斯坦人称自己是失去家园的苦主,以色列称自己是回归故土的幸存者。 两边各有受害者心态,却互相视作侵略者。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战争、停火、再战争,至今无休,犹太人从历史的受害者变成了中东冲突的矛盾核心。 犹太人的自助社区、自主银行、独立教育是他们生存的秘密,也是他们无法被世界接受的根源。 马克思看得更透:犹太民族精神等同于拜金精神,他们用金钱衡量一切,这种价值观与现代文明讲求自由、平等的理念背道而驰。 这就是2000年流亡的根源,也是被屡次屠杀的悲剧循环。 参考信源: 难解史上犹太人:为什么总是容易受攻击迫害?人民网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