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日本现在是不是在备战?直接说答案,很有可能。现在日本的国运衰落速度快得惊人,日本

日本现在是不是在备战?直接说答案,很有可能。现在日本的国运衰落速度快得惊人,日本的GDP占全球的比重已经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水平。如今,日本的经济不仅赶不上美国和德国,在企业实力和人均GDP上,甚至和上世纪的“老牌工业强国”英国差不多。 先说钱的事儿,日本政府2024年的防卫预算高达7.9万亿日元,连续两年增加幅度超过1万亿日元。 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日本现在经济复苏缓慢,公共债务越来越多,老百姓因为增税的事儿都上街抗议了,但政府还是咬着牙把钱往军备上砸。 更关键的是,日本计划在5年内把防卫开支占GDP的比例提升到2%以上,这可是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一次扩军动作。 要知道,北约成员国的军费标准也就是GDP的2%,日本这么对标,明摆着是要往军事大国的路子上走。 再看政策上的变化,2014年,日本政府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了集体自卫权,也就是说就算自己没挨打,只要盟友被攻击,日本也能出兵。这一步迈得可不小,直接打破了战后“专守防卫”的原则。 虽然修宪的事儿因为在众议院没拿到三分之二多数票暂时卡住了,但自民党一直没放弃推动,而且实际行动早就跟上了。比如设立“统合司令部”,把陆海空自卫队的指挥权攥在一起,就是为了打仗时能快速决策。 军事部署上,日本的动作也不少。西南诸岛本来就是战略要地,现在日本更是重点加强这里的防卫。 2024年3月,日本政府决定把5座机场和11个港口指定为“特定使用机场港口”,花350亿日元升级改造,跑道要延长,码头要加固,就是为了战时能让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用上。 为啥选这些地方?看看地图就知道,冲绳和九州离台湾海峡不远,日本政客老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明摆着是在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 而且这些机场港口好多都是商用的,平时民用,战时军用,这种“军民两用”的思路,说白了就是在为全面战争做铺垫。 装备发展上,日本更是下了血本。先是花23.5亿美元从美国买了400枚“战斧”巡航导弹,2025年开始陆续交付,这些导弹能打1600公里远,装在“宙斯盾”舰上,直接让日本有了远程打击能力。 同时,日本还在把“出云”级驱逐舰改成航母,“加贺”号已经去美国测试F-35B战斗机的起降了,等改造完,一艘航母能搭载20多架战斗机,战斗力直接翻倍。 除此之外,日本还在研发高超声速导弹和精确制导导弹,计划拨款1.2万亿日元提升导弹攻防能力。这些武器可都是进攻性的,和“专守防卫”完全不沾边。 国际上,日本也在加紧和盟友勾连。日美联合演习的规模越来越大,2023年自卫队联合演习,美军派了1万多人参加,是2021年的两倍。 而且演习还首次用上了民用机场和港口,连冲绳那霸市的马路都被自卫队战车开过。这种“实战化”的演练,明显是在模拟战时场景。 日本还和澳大利亚、韩国搞三边合作,讨论共享导弹预警数据、联合军演这些事儿,摆明了是要在亚太地区搞小圈子军事联盟。 不过,日本这么折腾,周边国家可都看在眼里。中国军网就直接指出,日本扩军图谋对地区安全稳定造成严重冲击,搞“攻势防御”、强化与盟友协同作战,就是在充当北约亚太化的推手。 韩国、俄罗斯也多次表达担忧,认为日本的动作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就连日本国内,老百姓也不买账,高松港的市民为了反对港口被指定为“特定使用港口”,收集了上万人签名请愿,冲绳县的官员也对中央政府的做法不满。 综合来看,虽然日本政府嘴上还在说“专守防卫”,但实际行动早就突破了这个框架。在经济持续低迷、国运衰落的背景下,日本选择通过扩军来寻求“安全感”,这种做法不仅会让地区局势更加紧张,也可能把自己推向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