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是否可能在备战? 这个可能性并不小。如今日本国力下滑的速度之快,几乎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经济上不仅无法与美国、德国同台竞争,就连在企业实力和人均GDP方面,也几乎回到了和上世纪“老牌工业强国”英国相当的水准。 日本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从1990年的17.8%一路下跌至2023年的4%。居民收入连续21个月缩水,生活成本却一路上涨;政府债务已超过本国GDP的两倍多,财政形势紧张的同时,却仍执意将军费开支提升至8.7万亿日元,并且连续13年保持增长势头,这活脱脱就是在“借钱扩军”。 曾经为二战制造零式战斗机的工厂,如今转而为F-35战机生产零部件;佳能和尼康的光刻技术,被用于制造导弹芯片;甚至连与德法联合研发的电磁炮都已经登上军舰进行测试;12式反舰导弹的射程从200公里延伸至1000公里,明显是冲着中国沿海来的。 从战略角度看,日本的军事野心早已不再局限于“本土防卫”。 2022年出台的所谓“安保三文件”,本质上就是让日本摆脱专守防卫,转向主动出击。购买美制“战斧”导弹、自研高超音速武器,这些装备的射程足以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去年的“锋刃”军演中,日美澳更是公然使用真实地图演练“台湾有事”情景,意图昭然若揭。 在西南诸岛——包括宫古岛和石垣岛——部署导弹阵地,显然是为了封锁巴士海峡,同时还积极拉拢澳大利亚和印度进行武器技术合作,企图在地区内构建对华围堵圈。 这一系列举措,颇有1930年代日本“以战谋生”的影子:经济陷入困局,就对外动武转移内部矛盾。而当年那条路,最后的结局如何,历史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你怎么看待今天日本的这条老路?是重蹈覆辙,还是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