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一觉醒来,日本人的天塌了!本来认为躲过了7月5日就安然无恙了,结果预言者出来辟谣

一觉醒来,日本人的天塌了!本来认为躲过了7月5日就安然无恙了,结果预言者出来辟谣了:我梦见的是2025年7月,并没有说具体哪一天。那个具体日期,是出版社编辑给加上的。 这事得从龙树谅1999年出版的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说起。这位71岁的老太太自称从1976年开始记录梦境,“预言”日本大地震。最神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和她漫画里“2011年3月大灾难”的模糊描述对上了号。 结果2021年出版社再版时,突然给她加了个“2025年7月5日凌晨4点18分,菲律宾海板块爆炸引发百米海啸,日本三分之一国土沉没”的具体剧情。 原本只是老太太的梦呓,被出版社包装成“世纪预言”,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还真有人信了,更夸张的是,25万人凌晨4点蹲守日本气象厅的地震直播,就等着见证“世界末日”。 现在真相大白了,所谓“7月5日末日预言”,全是出版社的“神操作”。龙树谅说:“我就画了个封面插图,那些具体日期和惊悚剧情都是编辑自己写的。” 原来,出版社为了卖书,故意把她的梦境添油加醋。更讽刺的是,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预言”也是这么来的——老太太原本梦见的是2021年,结果出版社排版时写错了年份,刚好撞上了2011年的地震,这才成就了“神预言”的神话。 出版社深谙人性弱点:在日本这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民众对灾难的恐惧就像埋在地下的火药桶,随便一点火星就能引爆。 于是他们精准踩中痛点,把模糊的梦境包装成“科学预言”,甚至还拉上物理学家保江邦夫站台,声称NASA早已监测到小行星撞击。 这套组合拳下来,书的销量直接冲上日本亚马逊神秘学类榜首,卖出100多万册。可苦了日本老百姓,被吓得够呛不说,旅游业损失高达5600亿日元,相当于280亿人民币。 面对这场闹剧,日本官方和科学界简直要急疯了。日本气象厅长官野村龙一反复强调:“地震根本无法精准预测!” 可老百姓一边听着专家辟谣,一边继续囤货。这就奇了怪了,科学道理这么清楚,为啥谣言还是满天飞? 说白了,这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在作怪。日本经历过3・11大地震的创伤,对灾难的恐惧早已刻进骨子里。再加上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普通人很难不被带偏。 更讽刺的是,连龙树谅本人都没想到,自己的梦境会被玩成这样。可事到如今,她再怎么澄清也晚了。 这场风波让我们看到,在信息时代,谣言的破坏力比灾难本身更可怕。一个编辑的“灵光一现”,就能掀起全球恐慌;一个算法的推荐,就能让谎言跑得比真相还快。 而最值得反思的,是我们面对未知的态度——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预言上,不如扎扎实实做好防灾准备。毕竟,真正的“末日”没来,但被谣言透支的信任,可能需要很久才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