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摊牌了出兵1000援助乌克兰,美国顶不上他顶,美国不做的他做,美国不敢的他敢,这次英国为何要冲在最前面,说白了还是不甘心,想拿回曾经属于他的“日不落帝国”! 俄乌战争让欧洲又一次成为全球视线的焦点,大国之间的较量,各国的立场分化,谁更愿意站出来、谁更敢“出头”,其实都成了各国博弈棋局中的一环。 这时候英国动作频频宣布派出1000名士兵援助乌克兰,又一波军事装备、物资支持也接连送到前线,很多人都能看出来,英国这一轮出击并不仅仅是“帮个忙”那么简单,更是想借着局势刷存在感,这也是他们冲着老“日不落帝国”那点自信去的。 英国这回如此主动背后的想法其实蛮复杂,英国脱欧之后时常被质疑“掉队”,无论在欧盟还是北约内部,都怕自己被忽视,这时候站出来带头支援乌克兰,不仅能拉近和欧美国家的距离,还想顺势夺回一些安全事务的话语权,其实也有点“身份危机”。 从曾经的世界老大变成如今的“欧洲大叔”,英国不太甘心一直做朋友们的小跟班,眼看美国在一些关键议题上越来越谨慎,英国索性自告奋勇,要做一把“硬汉领头羊”,用行动证明老牌强国还在。 德国最近也有类似的动作,一直以来德国在军备和安全问题上都很小心翼翼,现在居然也加码给乌克兰送武器、增援,经常和英国“并肩”出镜,这有不少原因,德国想彻底摆脱二战“战败国”包袱,也想在欧洲成为经济和安全两手都强的核心大国。 这些年欧洲局势变动太大,不管是英国还是德国,都有点急着要在新一轮格局里抢个“领头羊”位置。 虽然官方表态很积极,英国普通人和舆论怎么看这件事,其实就没那么一致了,大部分人当然同情乌克兰,支持政府在道义上帮忙,大家心里其实有不少顾虑,这场仗要是越来越大,英国卷得太深怎么办?万一英国士兵出了伤亡,公众肯定会炸锅。 俄乌战争开打以来,英国国内的能源和物价其实都受到了影响,电费煤气涨得不轻,很多家庭生活压力变大,现在又看到政府不断加大对外支持。 别看英国在欧洲依然算是军力比较靠前的国家,可真要和俄罗斯在乌克兰正面杠上,远远没法和自己的“帝国时代”相比,派一千名士兵看着气势挺足,实际上难改变前线大势。 俄罗斯在这个地区本来就有地利和兵力优势,英国想“硬杠”根本不现实,不仅打不动还可能自己把自己拖进局面更复杂的泥潭,真要出点什么事,整个英国都得跟着买单。 现在的英国真正要做的,大概还是认清目前自己的位置,既不要妄自菲薄,也别盲目冒进,比起当年靠遍布世界的殖民地和强大的武装称霸,现在更需要灵活和现实的外交策略,一步步把国内经济和社会稳定搞好,再配合稳健的国际参与,才更有底气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