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坑人!”6月27日,河南郑州,一女子租了间门面,卖麻辣烫已经5年,她刚交了新一年的租金40万,押金4万,谁知刚刚缴完,物业下了催费通知,让她再补缴租金97万,女子找物业理论,物业告诉她说,经过他们亲自测量,门面的面积增加了46平,97万是补缴的这部分费用,张女士拒绝,缴租金前为啥不说?我也没见谁来测过面积!物业二话不说,直接给她断电了。
“太坑人了!我在这卖了5年麻辣烫,店门都没动过,咋突然就多了46平?”6月27日,河南郑州,张女士攥着一张是刚缴的40万租金、4万押金,另一张是物业的97万催缴单,声音发颤地向镜头哭诉。
这家藏在老街区的麻辣烫店,是张女士全家的生计,每天凌晨5点,她就守着案板切牛肚、串菜,深夜11点,还要给加班的白领煮最后一锅面。
五年里店铺从没人尝鲜熬成熟客扎堆,连墙上的菜单都被摸出包浆,谁能想到刚把新一年租金凑齐(其中15万还是找亲戚借的),物业经重新测量表示商铺面积比合同多46平,得补缴97万租金。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张女士连测量员长啥样都没见过,更没收到任何提前告知,就被物业直接断电。
冰柜里的毛肚开始泛白、黄喉渐渐变软,下午刚串好的签子在35℃高温里渗出汁水,熟客打电话来问咋突然关店了,她只能躲在货梯间掉眼泪:“我连测量的影子都没见着,交完钱就变卦,这不是欺负人吗?”
这事很快在网上炸了锅,有网友气得拍桌:“物业这操作像钓鱼执法,先把人套牢再狮子大开口!”
还有人后怕分享:“我租的商铺也被要求‘补面积’,还好只多了3平,当时就觉得不对劲……”
记者跟着张女士找到物业,对方只甩下一句按流程办事,再问测量报告在哪、为啥不提前说,办公室瞬间安静。
张女士翻出五年前的合同,上面明明白白写着面积以签约时为准,可如今物业的突然测量,把所有约定都撕得稀碎。
更让周边商户胆寒的是,有邻居偷偷透露,附近花店也收到类似通知,只是金额没这么夸张,难道这是“批量操作”?
好在投诉后相关部门已经介入,但这事戳破的远不止租金纠纷这么简单,当商铺合同里的面积成了随时可变的橡皮筋,当物业能用断电把小商户的生计掐灭,无数像张女士这样的普通人,守着一间小店、盼着安稳生活的希望,又该往哪放?
就像张女士蹲在店门口说的:“我没想过赚大钱,就想让孩子吃口热饭、老人看病不愁,咋连这点踏实都要被碾碎?”
或许我们该问问:物业的“重新测量”,到底是“依规办事”还是“坐地起价”?合同里的条款,该不该成为保护弱者的铠甲?当小商户面对强势方时,谁能给他们撑一把遮风挡雨的伞?
如果你也见过“租房糟心事”,或者想给张女士支支招,不妨在评论区聊聊——毕竟,每个守着小店的人,守的都是生活里最朴素的盼头,不该被轻易打碎。
信息来源: 大参考 202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