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从“墨香书法”到“跃动跳绳” 合肥社区公益暑托班成带娃“好帮手”

大皖新闻讯蝉鸣声声,暑期已至。当“神兽出笼”的喜悦遇上双职工家庭的“看护难”,合肥市众多社区悄然架起了一座“安心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暑托班纷纷开班,将公益暑托班开到了居民“家门口”,不仅解决了部分家长的“看护之忧”,更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在集体活动中收获知识、友谊与快乐。

7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合肥市多处正在开办的公益暑托班。

>>>探访地点

经开区临湖中心卧云社区志愿托管班

“儿子、媳妇都要上班,孙女5岁半,今年9月上中班,去年没有社区托管班,孙女只能待在家里,今年长大一岁了,她妈妈让她来这里学跳舞。”家住合肥经开区龙蟠路远大·尚林苑小区的朱大妈高兴地说。

7月7日上午,在合肥经开区临湖中心卧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楼,宽敞的舞蹈室内开着空调非常凉快,17名孩子正在这里做游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社区志愿者李仁红、王继敏在一旁细心看管照料,规范孩子们的一些行为,“赶快起来,不能躺在地上。”

不只是提供托管,托管班的孩子中午还可以在教室里吃上一顿可口的爱心午餐。下午,则由志愿者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大一点的孩子安排写作业,小一点的孩子安排识字做游戏。”志愿者王继敏介绍说。

大皖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合肥市经开区临湖中心卧云社区志愿托管班,被很多家长认可。从暑期7月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底,周六周日休息。“这是我们社区首次搞暑期爱心托管班,有很多家长咨询,感觉还不错。”卧云社区实践站工作人员伍欢欢介绍说。

卧云社区家门口的志愿托管班,成了上班父母们的“带娃帮手”,也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小天地。而家长们,也因为这份贴心的爱心托管课堂,多了一份安心,少了一份焦虑。

>>>探访地点

蜀山区小庙镇乡村暑期公益课堂

7月3日,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拐岗社区“五彩假日”暑期托管班正式开班了,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10,下午2:00-5:00开课。

“五彩假日”暑期托管班设置了课业辅导、科普宣传、手工制作、快乐阅读等特色课程,亳州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而小庙镇五十墩社区“五彩假日”暑期托管班则从7月7日正式开班,持续到8月1日,在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的同时,缓解“上班族”暑期带娃难。

>>>探访地点

瑶海区七里站街道学苑社区暑期托管班

为缓解辖区内双职工家庭暑期“带娃难”问题,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学苑社区首次推出暑期公益托管服务,通过链接高校志愿者和社会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课业辅导与特色活动,打造家门口的“安心课堂”。

“最多时有25个孩子,桌椅都不够用了。”学苑社区工作人员侯迎澳介绍说,托管班主要面向辖区内中小学生,免费提供作业辅导和兴趣拓展。合肥市大通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刘子妍(化名)的父母因工作繁忙,托管班便成为她的最佳去处。“在这里写作业比在家安静,还能交到朋友。”小刘说道。7月7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在学苑社区暑期托管班看到,大学生志愿者正带着孩子们阅读,做手工。

安徽理工大学大一学生张同学通过“志愿汇”平台报名加入,目前已在托管班服务了6天。“每天工作6小时,管理纪律比想象中难。”她笑称,“必须严厉些,孩子们才会安静。”社区通过高校社团、朋友圈等渠道招募了15名大学生志愿者,主要负责作业答疑和活动组织。

学苑社区暑期托管班上午组织课业辅导,下午开展阅读与手工活动。社区还将引入交警交通安全宣讲、陶艺体验等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未来,学苑社区将探索延伸更多服务模式,并逐步拓展面向老年人、青少年及幼儿家庭等群体的多元化社区服务项目,构建全龄友好型社区。”侯迎澳介绍道。

目前,该托管班日均接待20余名学生。下一步,社区将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管理效能,让更多家庭受益。

>>>探访地点

包河区包公街道包河社区五彩假日暑托班

7月7日上午,包河区包公街道包河社区公益暑托班内的一片宁静专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气息,讲台前的讲课声、书桌前硬笔在字帖上摩擦的“沙沙”声,与室外的燥热形成了鲜明反差。

教室里,作为包河区书画院成员的王老师正向小朋友们展示着自己此前的书法作品,并在黑板上用粉笔将硬笔字的书写技巧一一进行展示。而在讲解过后便到了孩子们的练习环节,小学员们用稚嫩的小手紧握铅笔,稚嫩却工整的字迹正悄然在田字格里铺展开来。

王老师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他很乐意在暑托班里向孩子们传授一些书法知识和写字技巧,“我基本上每周都会来社区进行一次公益书法教学。”在王老师看来,这堂由社区公益暑托班精心安排的硬笔书法课,不仅让孩子们在悠长假期里习得一手好字,更在横竖撇捺间浸润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记者注意到,在暑托班现场还有一位志愿者帮忙维持着现场的秩序。志愿者许女士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她在暑托班上做志愿服务,她的两个孩子也在暑托班里上课。许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育有一对双胞胎女孩,“最初也是通过社区宣传知道了暑托班的事,我家的两个孩子已是第二年送到社区暑托班了。”许女士笑呵呵表示,社区开展的暑托班不仅课程丰富而且给许多家长减轻了看护的负担,“两个月的暑假与其让孩子在家看那些电子产品,还不如在这里学一些知识。”而对于自己在暑托班里提供志愿服务,许女士解释说,社区给我们家长提供了这么大的便利,“我本身又有时间,所以也想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上午10点半,一个半小时的硬笔书法课也就此结束。随后,孩子们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包河社区社居委委员何茜茜说,他们的社区暑托班已经开展了22年之久,“今天是今年暑托班的开班第一天,课程包括硬笔书法、丹青国画、经典朗诵和非遗剪纸等等,课程将会一直持续到8月15号。反响非常好,每年一开班就被预定满,很多课程的人数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探访地点

蜀山区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五彩假日暑托班

“哒、哒、哒——!”清脆有力的节奏,如同欢快的小鼓点,瞬间抓住了记者的耳朵。循声望去,在杏林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的暑托班现场,一场活力四射的跳绳课正在进行。三名孩子穿着运动服手持彩色的跳绳,一位老师正俯身,专注地进行“手把手”教学,她轻轻握住一个小女孩的手腕,引导她调整甩绳的弧度,口中清晰地指导着“手臂放松,用手腕发力”;另一位小女孩则在老师的鼓励下,努力尝试连续跳跃,尽管偶尔会被绳子绊住,但脸上写满了不服输的认真;而刚刚完成一分钟计时跳绳的孩子,小脸微红,略带喘息,正期待地看着老师。

“不错!这次节奏稳多了,连贯性也进步了,手腕发力比上次好!”老师的声音带着赞许的笑意,伸手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在歇息的间隙,教授跳绳技巧的王老师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她本身是从事青少年运动体能机构的老师,“今天是第二次来上课。”王老师告诉记者,跳绳课程在社区暑托班中算是比较受欢迎的课程,主要教授竞速跳绳的一些技巧,“会安排两个课时连堂,两节课加在一起大约会有二十多个学生报名参加。”对于这门课程,王老师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另一方面跳绳作为中考体育项目也渐渐被很多家长所重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杏林社区工作人员张萍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社区暑托班基本每天都会安排课程,“从6月30号开始持续到8月份,课程包括跳绳、绘画、手工等内容。”张萍称,自社区暑托班开课后整体反响很好,“我们为家长成立了暑托班微信群,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位家长进群,我们也会提前在群内发布课程内容,家长接龙报名参加。”除了特色课程,为了减轻家长的暑期看护负担,“我们也提供场所给需要托管的孩子在活动中心自行完成作业等”,张萍向记者补充道。

大皖新闻记者许佳孙召军实习生陈森阳袁昕亮韩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