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2014年,牛莉拍完《老农民》后,感觉浑身乏力,还气喘吁吁的,她老公见状,赶忙带

2014年,牛莉拍完《老农民》后,感觉浑身乏力,还气喘吁吁的,她老公见状,赶忙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把她老公拉到一旁说了些话,她老公简直难以接受。

牛莉1972年出生在北京,家庭条件不错,父亲是军官,母亲曾是射击冠军。虽说成长环境优越,但她小时候日子也不好过,体质弱,经常生病,没少让爸妈操心。

她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她送进游泳班,没想到竟激发了牛莉的运动天赋。她不仅成了全国女子花样游泳团体赛冠军,还在全军射击比赛中获奖。

然而,运动员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射击队解散后,牛莉人生迎来转折点,她选择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表演。尽管跨界幅度很大,但她凭借一股不放弃的劲头,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大学时牛莉学习特别努力,可毕业后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她默默无闻了好些年。最终,凭借《闯关东》《媳妇的美好宣言》等剧中的经典角色,她才逐渐站稳脚跟,成了观众喜爱的“国民媳妇”。

2014年,牛莉接拍电视剧《老农民》。这部剧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变迁,对演员情感和心理表达要求极高。牛莉饰演的角色历经诸多酸甜苦辣,情感冲突复杂。为演好角色,她投入大量精力,几乎与角色融为一体。

拍摄《老农民》时,剧组在多个村子取景,从春天拍到夏天,又拍到深秋,剧组成员经历气温多变的考验。因拍摄时间紧张,演员们常常天不亮就到拍摄地,工作到很晚才结束。

牛莉身着破旧戏服,饰演命运坎坷的农村妇女,每天穿着布鞋在泥泞中奔走,还要拍大量哭戏。

如此高强度工作持续五个多月,长期的情感紧绷与压抑,让牛莉身体不堪重负。拍摄临近尾声,她已疲惫不堪,但仍咬牙坚持完成所有工作。

杀青那天,剧组举办小型庆祝会。其他演员如释重负,热热闹闹讨论后续计划,牛莉却有些恍惚。她坐在一旁,脸色苍白,低头喝水,手中杯子微微颤抖。

杀青后几天,牛莉本想好好休息,身体却未见好转。她时常心慌、胸闷,半夜常惊醒,一身冷汗,久久无法入眠。更让她不安的是,会莫名流泪,情绪难以自控。她尝试通过锻炼缓解,可每次跑步或做简单运动,都感觉浑身无力、气喘吁吁。

她老公刘亚东很快察觉她不对劲。一天晚上,牛莉又因失眠坐在床边不停揉太阳穴。刘亚东过来轻声问:“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牛莉疲惫摇头,没说话。刘亚东蹲下握住她的手,发现她手心冰凉。此时,他意识到事情不简单,坚持带她去医院检查。

到医院时,天已微亮。刘亚东扶着牛莉,向前台护士说明情况。医生了解牛莉症状后,安排一系列检查。等待结果时,刘亚东一直坐在牛莉身旁,不时递上一杯温水。牛莉靠在椅背上,眼神黯淡,显得疲惫至极。

检查结果出来,医生把刘亚东叫到一旁,小声说:“她这是典型的抑郁症。长期高强度工作,情感压抑,可能是诱因。若不及时治疗,情况可能恶化。”听到“抑郁症”三个字,刘亚东愣住了。他原以为牛莉只是身体劳累,没想到问题如此严重。

医生告知具体治疗方法,再三叮嘱:“必须让她停止工作,好好休息,不能再有压力。家人要时刻留意她的情绪变化,陪伴至关重要。”刘亚东点头,强忍着内心的震惊与焦急,回到牛莉身边。

回家后,刘亚东立刻行动。他亲自收拾牛莉的行李,将与工作相关的东西整理好锁起来。坚决不让牛莉再接任何拍摄工作,无论多重要都不行。他对牛莉说:“从现在起,你什么都别管,我陪着你,咱们一起度过这段日子。”

刘亚东辞去部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牛莉。他每天亲自下厨,为牛莉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为让牛莉心情愉悦,带她去公园散步,或开车去郊外看风景。他还常带着女儿,让孩子的欢声笑语充满家中每个角落。家里摆满一家三口的合影,那些温馨瞬间如同阳光,驱散阴霾。

在刘亚东两年多耐心陪伴与鼓励下,牛莉逐渐走出抑郁症,回归正常生活。而且,她的事业迎来新高峰。凭借扎实演技和敬业态度,她出演多部口碑与收视俱佳的作品,还荣获第十一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如今,牛莉已五十多岁,依然美丽健康。家中,她与刘亚东恩爱如初,女儿也渐渐长大,乖巧优秀。在爱与包容的陪伴下,她的人生堪称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