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印度违规将中国稀土卖给美欧,一印商进口120吨,中方果断出手! 稀土这东西,别看

印度违规将中国稀土卖给美欧,一印商进口120吨,中方果断出手! 稀土这东西,别看它不起眼,可在现代科技和军事里那是宝贝疙瘩,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甚至导弹、飞机都离不了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精炼供应量更是高达92%。这么重要的资源,自然成了各国争夺的对象。 印度呢,虽然号称稀土储量全球第三,可自家技术不行,90%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 按理说,印度进口稀土就该老老实实用在民用领域,可有些商人却动了歪脑筋。 2023年,印度汽车零部件巨头Sona Comstar公司从中国进口了约120吨稀土永磁体,白纸黑字签了三十份承诺书,保证只用于民用电动汽车生产,绝不转卖。 可实际上,这批稀土前脚刚到印度,后脚就被转手卖给了美国、欧洲的企业,甚至出现在美军无人机的订单里。这不是明摆着欺骗中国吗? 中国这边早就留了心眼。咱们建立了先进的稀土永磁体出口追踪体系,每一笔稀土从离开中国港口开始,就被全程监控。 当发现Sona Comstar这批稀土的流向不对劲时,中方立刻出手,不仅叫停了正在运输的货物,还取消了他们价值更大的200吨后续订单。 这还不算完,中方还把涉事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永久禁止他们采购中国稀土。 中方的反制措施可不止这一招。从2023年开始,中国对稀土出口政策进行了系统性升级。 现在出口稀土,不仅要详细申报用途、客户清单,还得提供全链条追踪数据。 就算拿到了许可证,只要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疑点,中方随时可以远程“关闭阀门”,终止交易。这种“动态阀门机制”让那些想当中间商赚差价的企业彻底没了机会。 印度这下可慌了神,他们本来想借着中国的稀土,在美欧面前表忠心,顺便赚点大钱,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数据显示,2024年前五个月,印度能从中国弄到的稀土量断崖式下跌,那门“无本万利”的生意基本凉透了。 更要命的是,印度本土稀土产业不争气,他们虽然有矿,可加工技术落后,90%的稀土原矿都得送到中国精炼。 本土工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高也只能提炼出82%纯度的产品,离高端制造所需的99.5% 差得老远,成本还是中国的三到四倍。 这下美欧也傻眼了,他们本想扶持印度,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可没想到印度这么不争气。 德国、韩国的企业发现所谓“印度稀土”大多是“中国血统”后,纷纷取消了43份订单。 日本更惨,2025年6月印度突然宣布暂停对日本的稀土出口,优先保障国内需求,丰田、本田的电动车生产线因为缺稀土磁体,面临停产风险。 中国这边可没闲着,除了加强出口管制,还建立了稀土行业关键技术专家备案系统,防止核心人才和技术流失。这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传递的信号很明确:中国要管控的不只是稀土本身,而是整个高端制造的生态链。 这场稀土风波,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印度制造业的真实底色。他们虽然野心勃勃,想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可技术、基建、商业环境等方面的短板,让他们根本无法替代中国。而中国通过果断出手,不仅维护了自身的战略利益,也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重新掌握了主动权。那些想在稀土上做文章的国家,可得好好掂量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