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就不惯着欧盟,中国宣布对等反制,全球化时代,不用中国产品是你的损失。 欧盟刚出

就不惯着欧盟,中国宣布对等反制,全球化时代,不用中国产品是你的损失。 欧盟刚出台一个限制中国医疗设备的政策,不到半个月,中国就作出了明确回应。这次双方的交锋,简单说就是“你禁我,我也禁你”,而且态度都很直接。 今年6月20日,欧盟宣布了一项措施,规定在公共医疗设备的采购中,只要是金额超过500万欧元的项目,中国企业就不能参与投标。同时,在这些项目里,中国生产的零部件比例也不能超过一半。欧盟的理由是,觉得中国在医疗设备采购上“歧视”了欧洲企业。 中国没有沉默太久。7月6日,中国财政部宣布了自己的新政策:今后在采购金额超过4500万人民币的医疗设备项目上,欧盟企业也没有资格参与投标。另外,如果非欧盟企业投标,它们使用的欧盟设备也不能超过合同金额的一半。不过,在中国本地生产的欧洲品牌设备不受影响,如果某些设备只有欧盟才能生产,也可以破例。 中国这次的反应,很明确地传递了一个信号:你不让我参与你的市场,那我也不会让你轻易进入我的市场。这种做法是平等的回应,不是中国先挑起争端,而是对欧盟政策的回击。 欧盟为什么突然限制中国医疗设备?背后有几个原因。首先,中国医疗设备的技术这些年进步很快,一些高端产品比如内窥镜、核磁设备,性能已经接近欧洲知名品牌,但价格却低了近三分之一,这给欧洲企业带来了不小压力。 其次,法国在欧盟内部一直推动对中国产品设限,包括之前的电动车加税,以及这次的医疗设备。法国这么做,部分原因是今年5月中国制造的飞机在实战中表现出色,让法国军工出口形象受损;另外法国国内经济不好,政府想通过对华强硬转移民众视线。 其实,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法国今年1月就曾指责中国“要取代法国工业”,但转过头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又计划派总理来中国谈合作,尤其关心法国白兰地能否继续卖到中国。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说明欧盟内部对中国的看法并不统一。 这次交锋最值得关注的是,医疗设备不同于普通商品,它关系到老百姓看病治病。不管是欧盟限制中国设备,还是中国限制欧盟设备,最终都可能影响医院采购设备的成本、效率,甚至耽误病人及时获得救治。政治较量一旦波及到治病救人的领域,真正吃亏的往往不是哪一家企业,而是每一个依赖医疗服务的普通人。 接下来,这场贸易摩擦会不会缓和,还要看双方下一步怎么谈。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如果一方只想着保护自己、限制对方,那对方也不会敞开大门欢迎你。国际贸易的规则,终归是相互的。

评论列表

飞翔
飞翔 2
2025-07-07 12:36
限制欧盟医疗设备进口哪用这么多复杂,真接将价格上限锁死,让欧盟医药企业无利可图,如果亏本接下来,还要告他不正当竞争,要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