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开了第一枪! 日本,对一关键侵华历史事件进行篡改! 新版日本历史教科书描述卢沟桥事变:日本在演习时遭到袭击,从而,引发了冲突! 刚刚看到博名为:新华社的一篇博文,称#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博文称,新版日本教科书描述:“1937年7月,日中两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武力冲突,日中战争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演习时遭到不明枪击,8日拂晓,日军攻击国民革命军的阵地,两军陷入交战”……这是目前日本东京书籍出版的初中教材《新编 新社会 历史》、令和书籍出版的《国史教科书(第7版)》中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描述。 看后,非常气愤! 日本对我国的侵略不但不反省,不认罪,反而,不断的篡改历史,推责和美化侵华战争,这绝对是我们无法容忍和不可接受的! 日本多次在历史教科书中篡改侵华史实的行为,遭到我们的抗议!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持续不断的对历史事件进行篡改,其中影响较大的集中审定事件就有四次(1982年、1986年、2001年、2005年),涉及对关键侵略事件进行系统性歪曲。 一、四次主要教科书篡改事件 第一次1982年,他们把甲午战争改为了“日清两国军舰间海战”,掩盖日军突袭; 把“九一八事变”轻描淡写为日军“炸毁南满铁路”; 把“华北侵略”改为了“进出华北”; 把“南京大屠杀”归咎于“中国军队顽强抵抗”。 上述篡改 引发国际抗议,日本被迫提出“邻国条款”,承诺修改教科书。 第二次是1986年。他们删除了日本侵略他国史实,称:侵华是“被迫应战”; 南京大屠杀真相被掩饰; 太平洋战争目的改为“解放亚洲”“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虽然日本政府4次要求修改,但最终版本仍保留美化内容。 第三次是2001年,他们否认殖民与侵略责任,称太平洋战争是“自卫”“正义战争”; 美化伪满洲国为“五族协和、王道乐土”; 他们还质疑南京大屠杀真实性,称“存在疑点”。采用率仅0.039%,但获官方审定通过,引发中韩强烈抗议。 第四次是2005年,他们删除了所有侵略表述,强调日本是“受害者”: ——把“九一八事变”诬称中国“迫害日侨”,日军“自卫”; ——把“七七事变”污蔑“中国军队先开炮”。 ——彻底删除731部队、慰安妇、“三光”政策等史实。 尽管修改124处,原则性错误未变,被批“颠倒黑白”。 二、其他长期篡改内容 除上述四次集中审定外,日本教科书中长期存在以下歪曲: 1. 南京大屠杀淡化与否认 将事件改称“南京事件”,质疑30万死亡人数,声称“当时南京人口不足25万”; 部分教材删除屠杀细节,仅提“民众死伤”。 2. 领土问题篡改 2015年起,教科书加入“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竹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表述。 3. 卢沟桥事变责任颠倒 - 最新教材(如2025年东京书籍版)仍称事变是“中国军队开枪引发”,掩盖日军蓄谋挑衅。 日本屡次对侵华历史事件进行篡改,导致历史认知割裂:日本年轻一代对侵华史实知之甚少,部分人甚至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编造”; 国际关系恶化:中韩等国持续抗议,但日本政府仍纵容右翼教科书流通; 今年7月,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披露新史料,证明日本政府在侵华期间系统性镇压国内反战声音,进一步印证历史隐瞒的传统。 日本篡改侵华历史的核心目的,就是剥离战争罪责、重塑国家形象。这些行为不仅撕裂东亚历史共识,更警示国际社会:历史修正主义的蔓延,需以坚实的史料研究与跨国正义行动加以遏制。 历史不容篡改,更不能忘记!